復混肥究竟是不是肥料產業調整轉型的主攻方向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20 9:32:00 |
過去20年,將基礎肥料進行復合和二次加工,奠定了復混肥產業的崛起和繁榮,成為整個化肥產業中迄今為止最活躍的板塊。但是,最近兩三年,這一發展模式似乎遇到了挑戰。農產品價格下滑,使得農民更加追求低價的肥料,而復混肥二次加工無疑會帶來制造和物流成本的提高,如果這一增加的成本不能轉移到下游,整個產業的發展便難以為繼。 復混肥究竟是不是肥料產業調整轉型的主攻方向?在產能過剩和全行業亟待轉型的今天,這個問題變得日益迫切,因為這其實關系到化肥產業的戰略全局,事關一個行業今后十余年甚至數十年的興衰浮沉。 肥料復合化率還要提高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介紹,產品的綜合使用創造了復混肥行業,國際上,復混肥于20世紀70~90年代得到大力發展,中國則于90年代之后發展至今。數字表明,目前中國有生產許可證的復混肥企業3400余家,總產能在2億噸,年產銷量為5500萬~6500萬噸(開工率僅30%),消耗了氮肥的20%、磷肥與鉀肥的60%。整體上,市場以二、三元復混肥并添加中微量元素為主,大約占整個肥料市場的30%~35%。施用量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水平。 肥料復合化首先得益于農業部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政策。根據中國化肥信息中心陳麗提供的數字,2010~2014年,中國化肥農業年均施用量增長率依次是2.67%、0.73%、1.45%、3.88%、6.15%,在這當中,復合肥增速最快,鉀肥次之,2014年化肥復合化率大約是35.3%。不難看到,這5年間,也恰恰是中國測土配方施肥快速推進的一個時期。根據“十三五”化肥產業規劃,到2020年,化肥復合化率要求提高到50%。 基礎肥料不再擴大生產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化肥貿易國,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為,中國化肥工業已經進入了成熟期。但是,生命周期理論也告訴我們,一個產業走向成熟的同時,也意味著發展即將進入瓶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高永峰認為,磷復肥行業成熟的主要特征包括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虧損企業增多、生產企業數量到達頂峰并逐步減少,與此同時淘汰并購重組的企業案例增多。 在一個產業邁向成熟的過程中,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供應決定需求。簡單地說,企業生產什么,消費者便只能買什么。因而,伴隨一個行業走向巔峰的同時,產品同質化會愈演愈烈,導致越來越突出的產需脫節問題。化肥行業事實上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在基礎肥料領域,以尿素、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為代表,全面步入過剩時代,效益一滑再滑。這其實也正是今天化肥行業變得日益艱難的根源。 顯然,要走出過剩的沼澤地,基礎肥料已經無法再進行擴大生產,剩下的創新領域便在于如何在復合化上做出更多的創新。“十三五”期間,化肥行業將嚴格準入,原則上不批新建,同時嚴格執行安全環保能耗不達標的退出機制。在這方面,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剛剛發布的“十三五”磷復肥工業發展思路核心便是:P2O5總產能控制在2200萬噸,淘汰P2O5產能300萬噸,穩定存量、優化增量,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重點發展緩(控)釋肥料和穩定性肥料,為水肥一體化配套的水溶性肥料,能夠改善土壤環境、提高作物品質的新型肥料等。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發布的氮肥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南同樣指出,到2020年,氮肥總量略有下降,產能控制在6000萬噸,其中新增產能800萬噸,淘汰落后產能850萬噸。 最大的問題是農肥脫節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何才文曾在多個場合說過類似這樣的話:“過去化肥行業的問題是,企業生產什么,農民就只能買什么;今后應該是農民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陳麗同樣認為,要跳出行業成熟期的陷阱,進入二次創業的產業發展戰略期,就要進行供給側改造,讓消費引導生產。 毫無疑問,在農業需求走向多樣化的今天,基礎肥料的單一性和局限性已經愈發明顯,過剩成為必然。基礎肥料比例過大,新型專用肥料比例小的問題在今天已經變得非常突出。事實上,肥料復合化本質上就是為了應對消費側的需求,從農業生產角度出發,通過物技結合的方式,滿足農業上提出的節肥、節工、節水、生態、高效、優質等多方面的要求。這就是所謂的消費引導生產。 由于產品和技術創新上的滯后,缺乏高效的新型復合肥料和科學的施肥方式,目前中國氮肥當季利用率僅有35%,而發達國家在60%;磷肥當季利用率24%,低于發達國家10%。 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讓肥料創新與農業需求的聯系更加緊密,加快肥農結合,以農業需要為出發點,在品種需求、施肥方式、種植方式、灌溉方式等方面配合農業需要;結合土壤質量變化,提供能夠改良土壤的肥料品種或土壤改良劑。概而言之,肥料多種功能的復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結合技術服務,這將是未來化肥行業創新的主戰場,挑戰固然大,但是發展的空間同樣巨大。 復合什么?怎么復合? 磷復肥“十三五”發展思路對此的表述是:順應農業發展需要, 制定符合農業需要的高產、高效、安全環保的肥料生產和農化服務計劃; 加大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力度,不斷提升和完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積極開展傳統營銷模式向“制造+一攬子服務”、“良肥+良法”的轉型,推進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 李光介紹了磷復肥產品調整的四個方向,這四個方向均與肥料復合化的大方向密切相關。他表示,未來要根據減物理量但不減功效的思路開發功能性肥料,一是要走有機-無機-微生物肥一體化的方向,改善土壤環境、契合生態農業要求的有機無機和微生物聯合應用已成趨勢;二是擴大生產混配肥,開發低品位礦源利用技術,降低能源與礦源的消耗;三是根據主糧和經濟作物全生長過程開發提供全程解決方案的系列專用肥;三是大力發展水溶肥、緩釋肥,響應國家和農業對用肥精細化的要求。 李光認為,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進步大體上圍繞規模化種植、機械化耕作和滿足作物生長需求展開,肥料復合化、功能化和施用便利化配合了現代農業的進步,因而定位了復混肥行業的發展方向。 |
相關閱讀 |
尿素出口形勢每況愈下,數據分析出口形勢的變化 |
今日國內尿素市場行情發展淺析 |
中化集團2016年第二次HSE例會在中化云龍召開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