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石榴種植面積的增加,石榴褐腐病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因此,農戶們需要提前做好各項防治工作。本文為大家介紹了石榴褐腐病的危害癥狀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石榴褐腐病只危害果實,從坐果開始至近成熟期發病較重。主要癥狀是:病果呈褐色腐爛,腐爛果表面產生灰白色霉叢層,灰白色霉叢有時可呈輪紋狀排列;病果果肉松軟呈海綿狀,略有韌性,稍失水后有彈性;病果后期失水干縮,成黑色僵果,或落于樹下,或掛于枝頭。
石榴褐腐病的發生與溫濕度有關,當氣溫連續3天達24℃~28℃時,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根據觀察,初發病一般在5月上旬,石榴頭茬花坐果后1個星期至7月份高溫多雨時發病較重。9月中旬以后,基本不再發病。發病原因除與氣候有關外,還與栽植密度和營養狀況密切相關。株行距2m×4m的4~5年生樹,因栽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褐腐病發生嚴重;土壤缺鉀,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于5月初開始,每隔10~15天噴1次藥,噴藥后遇雨應補噴。可選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4%百可德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幾種農藥應交替使用。多雨季節好每周噴1次。此外,還要多施農家肥,培肥地力;增施鉀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合理密植,每666.72定植株數不要超過56株;合理整形修剪,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