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季怎么種植草菇能高產?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7-7 15:31:00 |
草菇又名蘭花菇、苞腳菇,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那么夏季高溫天氣如何種植草菇能得高產呢? 1、栽培季節:草菇屬高溫菌類,草菇菌絲體生長的適溫范圍為15-40℃,最適宜溫度為30-35℃,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為26-34℃,最適宜的溫度為28-30℃。一般于每年6-8月進行栽培。 2、栽培原料:棉籽殼、稻草、玉米芯、麥秸。 3、原料配方:⑴棉籽殼100、麥麩5、磷酸二氫鉀0.3、過磷酸鈣0.5、多菌靈0.2、石灰6、殺蟲劑0.1、水140。⑵玉米芯80、棉籽殼20、磷酸二氫鉀0.3、過磷酸鈣0.5、多菌靈0.2、石灰6、殺蟲劑0.1、水140。 4、建堆發酵:栽培原料預濕3-4天后建堆,升溫。拌料時要拌均勻,栽培原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含水量大易長雜菌。發酵3-4天,見放線菌,聞有酒香味,原料呈現咖啡色時,調整栽培料,使pH值在8-9,即可入棚播種。 5、入棚播種:由于栽培草菇大多在夏季高溫季節,所以可利用閑置大棚、速生林中扎拱棚栽培草菇。鋪料不能太厚,15厘米厚即可,栽培床60厘米寬。床面呈波浪式。可采用穴播或層播,料層打眼。用小塑料棚覆蓋養菌,適當通風。播種后7天即可見菇蕾,播種后10天即可上市。草菇生長過程在高溫季節,應勤噴水,噴水水溫應與棚溫相當,可在棚內儲存水備用。 6、出菇管理:草菇生殖生長階段的適宜溫度為26-34℃;光照宜用散射光,發菌初期光線宜弱;栽種后4-5天,直至出菇結束,應適當加強散射光照,光照強度以能閱讀報紙為宜,忌陽光直射。出菇期通風要與噴水保濕相結合,出菇期間,通風前先向地面、空間噴霧,相對濕度保持在80-95%,然后通風20分鐘左右,每天2-3次。 7、采收:一般播種后10-12天,當菇蕾有鵪鶉蛋大小時,即可采收。早中晚各采1次,防止開傘降低商品價值。每茬菇可連續采收20天左右。每茬采后可在料面上噴灑各種營養液,以延長采收期和提高產量。采完一潮菇后,用pH值12-14的澄清石灰水噴灑,水溫與棚溫相同。 |
![]() |
![]() |
相關閱讀 |
棉鈴得了紅腐病怎么治 |
麥田鎮壓劃鋤的好處 |
絲瓜蔓枯病的常用防治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