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楊梅褐斑病發生原因和無公害防治方法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7-8 15:34:00
    

  楊梅褐斑病是楊梅的主要病害,主要為害楊梅葉片,引起大量落葉,花芽和小枝枯死,樹勢衰弱,嚴 重者整株樹死亡,給果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現將楊梅褐斑病的發生原因和無公害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楊梅褐斑病發生原因和無公害防治方法

  發病癥狀

  楊梅褐斑病主要為害楊梅葉片,病菌侵入葉片后,開始出現針頭大小的紫紅色小點,后逐漸擴大呈近圓形不規則病斑,病斑直徑一般為4~8毫米。病斑中央紅褐色,邊緣褐色或灰褐色,后期病斑中央轉變成淺紅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密生灰黑色的細小粒點,病斑逐漸聯結成斑塊,致使病葉干枯脫落,不久出現花芽與小枝枯花,對樹勢和產量影響較大。

  發病規律

  楊梅褐斑病病菌以子囊果在落葉或樹上的病葉中越冬。次年的4月底至5月初開始形成子囊孢子,5月中旬以后,子囊孢子開始成熟,以后如遇雨水或空氣潮濕,借助風、雨、水傳播蔓延。病菌孢子從葉片的氣孔或傷口侵入后,子囊孢子萌發,并不馬上表現病狀,一般經3—4個月的潛伏期,于8月中旬出現新病斑,10月下旬病斑數很快增加,病情加重,開始少量落葉,l1—12月大量落葉。該病1年發病1次,無再次傳染現象。

楊梅褐斑病發生原因和無公害防治方法

  發病原因

  1. 多雨高濕有利于發病

  桐廬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5-6月多雨是楊梅褐斑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特別是6月進入梅雨季節,降雨特別多(桐廬5、6月平均月降雨量分別為132.5、211.9毫米,2008年6月降雨量高達469毫米),空氣潮濕,相對濕度高,這種氣候條件有利于病菌的傳播和流行。

  2. 栽培管理不當有利于發病

  栽培管理粗放,落葉、樹上病葉沒徹底清除,易感病;土壤貧瘠,在缺少翻耕和有機肥的情況下,造成樹勢衰弱,易得病;不采取整枝修剪,造成果樹枝條茂密,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發病重;地勢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雜草叢生的果園易得病。由于楊梅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發病時不易引起果農重視,待癥狀明顯、發病嚴重時,已錯過最佳防治時間,防治效果不理想。

  無公害防治措施

  1. 農業防治

  (1)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嚴格苗木檢疫、杜絕病菌進入。

  (2)土壤 選擇排水良好、含有石礫的砂質紅壤或黃壤,通風透光處建園。

  (3)清囝 及時清園。剪除病、蟲枝葉,清掃果園落葉、殘枝及病果,運出園外集中燒毀或結合施肥深埋,減少越冬病源。

  (4)加強土肥管理 園內土壤要深翻,并增施雞糞、餅肥與有機肥料及硫酸鉀、草木灰等含鉀高的肥料,少施氮肥、磷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5)整形修剪 采用開張樹形的修剪方法,剪除內膛過密的枝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園地溫度,降低發病程度。

  2. 化學防治

  春梢后熟期(5月上句至6月上旬)、采收后夏梢萌發時(長約1厘米)和越冬前期是楊梅褐斑病防治的關鍵時期。冬季可使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用果園清園劑。5月上中旬和采果后可選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必備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噴藥次數視病害發生輕重而定,一般果園在春梢后熟期和果實采收后各噴1次藥;發病較重的果園在3個防治關鍵期各噴1次藥;發病特嚴重的果園在春梢生長后期噴2次藥(中間間隔15天),其他防治關鍵期各噴1次藥,再在8-9月噴1次藥。

  點擊查看更多楊梅種植技術相關信息

相關閱讀
番茄斑萎病的癥狀表現、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怎樣管理坐瓜后的西瓜
玉米拔節期水肥管理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