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鉀肥合同正式簽約,中國鉀肥合同談判或將受影響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7-11 14:18:00 |
近期,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發(fā)布聲明,白俄羅斯鉀肥公司與印度已正式簽署新一年度鉀肥供應合同。根據新合同,2016-2017年白俄羅斯將以到岸價 (CFR)227美元/噸向印度供應70萬噸鉀肥,新價格從2016年7月1日開始生效,附帶為期180天付款寬限期。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發(fā)言人表示,該價格是公平合理的,反映了全球鉀肥市場的現狀。 國外知名媒體對此次鉀肥合同的簽訂進行了報道。路透社報道稱,2015年全球鉀肥供需關系嚴重失衡,此次227美元/噸的價格跌至過去10年以來的最低點。彭博社報道稱,這是自2009年以來印度第一次在中國之前簽訂協議,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鉀肥合同談判。 烏鉀有意先與,印度簽署合同 烏拉爾鉀肥公司(Uralkali)總裁德米特里·奧西波夫此前曾表示,公司希望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之前與中方簽署供應肥料的新合同。烏拉爾鉀肥公司與中國之前簽署的合同有效期截至2015年底,并規(guī)定供應85萬噸肥料,不算初步協議,合約價為到岸價315美元/噸。 據了解,中國是烏拉爾鉀肥公司最大銷售市場。2015年,烏拉爾鉀肥公司20%產品都銷往中國,而銷往印度的鉀肥僅為8%。印度2015~2016年度鉀肥合同價格到岸價定在297美元/噸,供應量為80萬噸。烏拉爾鉀肥公司總經理弗拉迪斯拉夫·梁表示,烏鉀公司正在與中國進行談判,暫未達成協議的原因是中國目前鉀肥庫存量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同時,烏鉀也在與印度開展談判,而且很可能在與中國簽約前,先與印度簽署新一年度的氯化鉀供應合同。 中國合同價格,可能低于200美元 通常,中國在每年初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北美供應商確定的合同價,是世界買賣各方的價格標準。其中包括巴西、印度和其它亞洲國家。烏拉爾金融集團(Uralsib)分析師丹尼斯·沃爾奇克對此表示認同:“中國總先于印度簽訂合同,中國鉀肥大合同價格是世界鉀肥市場的基準。其他國家,包括印度,都會向中國合同價格看齊,視其為當年簽約參照標準。同時,與印度合同相比,中國往往會享受5%-6%折扣。然而今年情況有變,中國鉀肥庫存相當高,因此并不急于與生產商簽訂新合同,這將加大中國的談判籌碼。” 目前,國際鉀肥市場嚴重飽和。因此,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商可以對價格進行打壓。中國每年消費1400-1500萬噸氯化鉀,占世界消費量的25%,其中一半需要進口。2015年,中國以315美元/噸的價格簽下鉀肥合同。根據瑞福森銀行(Raiffeisen bank)分析師康斯坦丁·尤米諾夫評估,現在中國希望以低于200美元/噸的價格買入,顯然,生產商并不認同這一價格。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預期價格是190美元/噸。 烏拉爾金融集團(Uralsib)分析師丹尼斯·沃爾奇克接受采訪時證實了這一價格基準——“低于200美元”。他預測,印度第一個簽下合同,中國拿到的合同價格甚至會比印度高6%-7%。這一次,中國好像不急于為市場定下價格基準,他們還能再等等。沃爾奇克還給出另一種預測,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走低趨勢還會持續(xù)數年。如果加拿大和俄羅斯等主產國開始加快生產的話,會給價格帶來更大的壓力。 “所有現貨市場都將繼續(xù)以中國為方向標。買家將持續(xù)等待,在現階段只購買需要的數量并最大限度地將現有庫存利用好。在中國尚未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國際市場還將繼續(xù)動蕩。"莫斯科資本外貿銀行分析師葉琳娜·薩哈諾娃分析認為:“中國情況也并不樂觀。原因在于去年中國以高價進口大量鉀肥,庫存較大。今年市場價格急轉直下,中方不得不大規(guī)模降價,對現有價值進行重新評估,庫存量大導致虧損嚴重。因此,中國需要考慮如何從惡性循環(huán)中走出。” |
![]() |
![]() |
相關閱讀 |
鉀肥大合同已經定下來,國內市場后期將走勢如何? |
2018春季尿素市場上的利好與利空 |
11月10日國內尿素行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