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編入行將近十年的從業歷程中,尿素行情分析中便一直伴隨著產能過剩,淘汰產能的話題也一直掛在嘴邊。如今看來,雖然有退出的尿素產能,但也不乏新裝置能的加入,使得尿素行業產能凈值不減反增。而產能過剩給行業本身的影響越發嚴重。起初表現或許還只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直到演變成“旺季也淡,淡季更淡”的局面。據統計,超過90%以上的尿素企業屬于倒掛虧損的狀態,業內不約而同的意識到這將是尿素產能淘汰的最佳時機。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期2016年二季度便會有1/3的尿素產能因資金鏈斷裂而永久性關停,并對降產以后的尿素市場進行了初步的價格展望。然而時至8月中旬,絕大多數的尿素企業在經歷了一輪交替停車之后再度復產,而且近期安排停車的尿素企業依舊表示會再度開車。至此,之前那些預測合理淘汰尿素產能并對尿素漲價報以期待的分析者們確已大跌眼鏡。

從7月下旬開始,業內便期待復合肥企業7月底到8月初的傳統秋季肥生產給尿素帶來新的內需支撐。但直到目前,這輪預期的尿素行情也未見啟動,雖然不少人稱其為“暫且推遲”。但以小編從市場上了解的情況看,這波剛需還是個未知數。復合肥企業生產秋季肥多為高磷肥,其中對氮含量的原料選取較為寬泛,而為盡可能的壓縮成本,則會趨向于更具性價比的小氮肥。相較1000元/噸以上的尿素來說,硫酸銨或者氯化銨更顯搶手。以硫酸銨為例,本就屬于煤化工產業副產品,各地貨源分布均衡。往年硫酸銨銷路以復合肥廠、稀土行業為主。但由于今年稀土行業停產情況較多,硫酸銨可以更好的以300元/噸左右的低價供應復合肥企業,雖然其氮含量僅為22%,但從生產高磷肥以及性價比考慮,尿素內需量或將被更多的替代。
上周,一則印度尿素招標再次引起了市場關注,消息稱印度MMTC發起新一輪尿素采購招標,與IPL剛結束的招標類似,指定港口,采購量僅為12萬噸,8~9月船期。然而這并非此前業內所期待的50萬噸的招標。所以一些分析人士將此番招標視為上一輪招標的后續補貨行為。并繼續對9月或將迎來的40~50萬噸尿素招標抱有期待。事實上,從上周外媒尿素報價來看,我國小顆粒尿素離岸價雖然上調至190~191美元/噸,而且國內也不乏有1110~1120元/噸主流集港價的傳言,但考慮到國際尿素低端離岸價依然在180美元/噸以下,我國尿素貨源在競價方面依然無優勢可言。先放下尿素能否出口不談,單從低價集港來看,對尿素內銷定價便影響頗深,尿素銷售淡季期間的內銷價通常以尿素集港價為競價對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