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槐潛葉蛾發生原因、為害特點及防治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8-26 16:49:00 |
國槐潛葉蛾連年發生,且有一年比一年嚴重之趨勢,直接影響了城市景觀。如何控制國槐潛葉蛾的危害,已成為園林化生態城市建設的迫切問題之一。本文為大家介紹了國槐潛葉蛾發生原因、為害特點及防治,供大家參考。 國槐樹潛葉蛾發生原因 (1)太原市整個園林體系沒有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缺乏一支懂技術、精業務的園林植物保護專業隊伍對病害蟲進行監測、預報和防治。 (2)對該蟲的生物學特性不了解,沒有在適當的時期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往往是在造成危害之后進行防治,這也是造成防治效果不好的一個主要原因。 (3)亂用和濫用高毒、劇毒農藥,連續幾年使用有機磷類、菊酯類農藥,嚴重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在造成惡性循環的同時也使該蟲產生了很強的抗藥性。 (4)噴藥機械落后。目前各專業綠化隊大部分的噴藥機械非常落后,首先不適合在行道樹上使用,噴頭固定在車的藥罐上,操作很不方便,車走到的地方能噴上藥,往往是靠近馬路一邊樹木藥液噴的多,另一側噴不上,樹木著藥不均勻。噴出的藥液霧化效果差,大部分藥液流到了地面,造成很大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5)樹種單一,容易造成暴發性害蟲的發生。 國槐潛葉蛾為害特點 國槐潛葉蛾在太原市一年發生3代,以幼蟲吐絲作繭在國槐的樹干、樹皮縫及附近的建筑物處越冬。4月中旬蛹開始羽化,4月下旬羽化達到高峰期(此時大部分國槐初展葉片)。羽化后的成蟲在樹干處停留,中午和午后在陽光下圍繞國槐樹飛翔尋找配偶。卵散產于國槐嫩葉背面中脈附近。一般葉片上產卵1~3粒。初孵幼蟲尋找適合的部位后,鉆蛀到國槐樹葉的葉肉內蛀食危害。初蛀食危害,從葉片上能明顯看到蛀食的隧道為彎彎曲曲的一條白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蛀食,被蛀食的隧道連成一片,國槐葉肉內充滿了幼蟲的排泄物,葉子呈褐色的斑塊。6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咬破葉子表皮從葉內爬出吐絲作繭,尋找適合的地方化蛹。第1代、第2代幼蟲化蛹大部分選擇在國槐樹的葉背面,樹干、樹枝及建筑物上很少。第2代幼蟲危害期在6月下旬~7月下旬。第3代幼蟲危害期在8月中旬~l0月上旬。9月下旬~l0月中旬,老熟幼蟲吐絲下垂,隨風飄蕩尋找化蛹場所。第3代越冬幼蟲作繭化蛹的場所,大部分選擇在國槐樹的樹干、樹枝及附近的建筑物上,以樹干上最多,嚴重的樹干上布滿一層白色的繭。翌年再度羽化危害。 國槐潛葉蛾防治 成蟲期的防治是控制該蟲危害的關鍵時期,特別是第l代成蟲的防治(4月下旬~5月上旬),幼蟲防治適期為老熟幼蟲從葉內爬出吐絲作繭的階段,各代幼蟲的防治適期掌握在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lO月初。 使用阿維菌素、滅幼脲可以有效控制國槐潛葉蛾的危害,并兼治蚜蟲、紅蜘蛛、木虱、桑白盾蚧和尺蠖,同時對異色瓢蟲、草蛉、寄生蜂等天敵的殺傷作用小,有利于天敵種群的發展,害蟲難以再度發生。達到經濟、生態效益雙盈的目的。 |
![]() |
![]() |
相關閱讀 |
板藍根菌核病的危害及防治 |
怎樣避免香菇木霉的發生 |
優質絲瓜種植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