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白皮洋蔥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9-1 16:09:00
    

    白皮洋蔥扁圓球形,鱗片肉質,白色,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味甜,略帶辛辣,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蔬菜。但白皮洋蔥抗病能力較弱,易發生病害,造成白皮洋蔥品質低劣,嚴重影響了它的經濟價值。為了獲得白皮洋蔥的優質高產,應做好相應病害的防治工作。

白皮洋蔥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洋蔥銹病

    1.1 病原

    病原菌為蔥柄銹菌和香蔥柄銹菌,均屬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在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冬孢子產生擔子和擔孢子,借氣流傳播到白皮洋蔥葉面,侵染植株。在南方病菌以夏孢子或菌絲體在田間活體上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夏孢子隨氣流傳播,反復侵染白皮洋蔥植株,引起病害流行。

    1.2 癥狀

    洋蔥銹病主要為害葉和花薹。發病初期,夏孢子堆在表皮上形成圓形稍隆起的桔紅色皰斑,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橙黃色粉狀夏孢子,秋后皰斑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葉片變形早落,嚴重時皰斑連結成片,葉片發黃,整株葉片枯死,花薹矮瘦或不能抽薹。

    1.3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避免連作;施足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長勢和抗病能力;清除病株殘葉,集中燒毀;發病初期噴施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或50%萎銹寧乳油700~800倍液,幾種藥劑可交替使用,7 d噴1次,連續噴2~3次。

    2 洋蔥霜霉病

    2.1 病原

    病原菌為蔥霜霉菌,屬鞭毛菌亞門、霜霉屬。蔥霜霉菌以卵孢子在病葉、花梗、種子、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潛伏在鱗莖中越冬。2―3月氣溫升高后,帶病洋蔥病斑上長出孢子囊,成為初侵染源,借風、雨、澆水、昆蟲進行傳播。

    2.2 癥狀

    洋蔥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花梗,一般在葉長13~15 cm以后呈現癥狀。病菌侵染白皮洋蔥植株后,發病初期為蒼白綠色病斑,隨后在葉片和花梗上產生卵圓形或長條形病斑,淡黃色,稍凹陷,沒有明顯邊緣。潮濕時表面產生白色霉層,很快變為淡黃色或淡紫色,葉片和花梗常從病部折斷、死亡。干旱時葉片上只出現白色斑點,病葉枯萎。

    2.3 防治方法

    與蔥類以外的作物實行2~3年輪作;發病株應及時拔除,收獲時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深埋;選擇地勢高、干燥的區域合理密植,多中耕,嚴格控制田間濕度,以減少病害的發生;發病初期噴施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7 d噴1次,連續噴3~4次。

    3 洋蔥紫斑病

    3.1 病原

    病原為蔥鏈格孢菌,屬半知亞門、鏈格孢屬。在冬季寒冷地區,蔥鏈格孢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潛伏于白皮洋蔥鱗莖或土壤中越冬。翌年在帶病植株子葉上形成褐色云狀斑,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隨后借氣流、雨水傳播進行再侵染。在冬季溫暖地區,蔥鏈格孢菌可在田間白皮洋蔥上周年發生。

    3.2 癥狀

    蔥鏈格孢菌主要危害白皮洋蔥葉片、花梗、鱗莖。病斑首先從葉尖開始發生,或在薊馬為害的傷口處形成,初呈水漬狀白色斑點,后變為淡褐色至暗紫色稍凹陷圓形斑,隨后繼續擴大,形成同心輪紋,周圍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擴大到全葉,斑面上產生黑褐色煤粉狀霉,多個病斑匯合,蔥葉或花莖在病斑處由下向上變黃枯死或折斷�;ü0l病,致種子皺縮,不能充分成熟。鱗莖在頸部皺縮,呈淡紅色或黃色,潮濕時產生霉狀物。

    3.3 防治方法

    與非蔥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選用無病種子,種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種3 h進行消毒,浸后洗凈,鱗莖用45 ℃左右溫水浸泡1.5 h進行消毒;施足基肥,合理追肥,雨后排水,增強白皮洋蔥抗病力;用50%樂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洋蔥薊馬,以免造成傷口;發病始期可噴施58%甲霜靈錳鋅對水500倍液,或80%綠亨代森錳鋅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 d噴1次,連續噴2~4次。

白皮洋蔥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4 洋蔥猝倒病

    4.1 病原

    病原為瓜果腐霉菌,屬鞭毛菌亞門腐霉屬。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芽管侵入洋蔥莖基部,芽管頂端膨大形成孢子

    囊,能借助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到苗床中,一般從白皮洋蔥莖基部侵入幼苗。

    4.2 癥狀

    瓜果腐霉菌主要為害白皮洋蔥二葉期以前幼苗莖基部。發病初期胚莖基部或中部呈水漬狀,病斑很快變成淡褐色,然后繼續繞莖擴展,溢縮變細,子葉尚未凋萎,幼苗莖基部因失去支撐力而猝倒。苗床濕度大時,病殘體及周圍床土上可產生1層絮狀白霉。

    4.3 防治方法

    在溫度相對較高的天氣播種,種子出苗快,苗相對粗壯,能一定程度上減少猝倒病的發生;嚴格執行輪作制度,選擇地勢高、能排能灌、避風向陽的地方育苗;發病株應及時清理,集中燒毀深埋;發病初期,噴施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50%百菌唑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7 d噴1次,連續噴2~3次。

    5 洋蔥灰霉病

    5.1 病原

    病原菌為蔥腐葡萄孢菌,屬于半知菌亞門鏈孢霉科。蔥腐葡萄孢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溫度較低時,在病斑上再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水、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植株。

    5.2 癥狀

    蔥腐葡萄孢菌主要為害白皮洋蔥葉鞘、花梗及鱗莖頸部。發病初葉、花薹或小花上產生橢圓或近圓形白色斑點,病斑不斷擴大,逐漸連成片,使葉卷曲枯死。高濕條件下,在枯葉上產生灰色霉層,后期病部產生黑褐色小菌核。貯藏期發病,鱗莖頸或肩部出現凹陷的病斑,而后腐爛、發臭。

    5.3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銷毀;發病初期噴施3%多氧清水劑600~900倍液,或50%異菌脲胺1 000~1 5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凈懸浮劑1 200倍液,或8%菌克毒克乳油1 0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2 000倍液,每7 d噴1次,連續噴2~3次。

相關閱讀
山楂輪紋病的危害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要點
氮、磷、鉀,過量使用!后果這么可怕!
柑橘褐圓蚧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用什么藥合適?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