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需在動態中尋求平衡發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9-13 17:17:00 |
1961年到2008年,世界人口由31億增加到68億;糧食產量由9億噸增加到25億噸;40%-50%的增產歸功于肥料使用。高產和集約化作物種植制度容易發生中微量元素缺乏,限制作物產量和N、P、K肥料的增產效益,所以平衡施肥理念中及時補充中微量元素需求尤為重要。實際上,平衡施肥是一個動態,預示著不斷發展的理念。 我國肥料行業 應提升綜合能力 從多年的研究發現,阻礙我國肥料發展的主要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一,產能過剩。包括總體過剩、區域過剩、結構過剩;其二,肥料生產盲從效應明顯。產品同質化、品種同質化、營銷同質化;其三,產品利用率低。養分結構不合理、施用方法不合理、統計口徑不一致;其四,部分肥料養分配比不科學,輕有機、中微量元素肥,農化服務技術滯后;其五,市場混亂引發“價格戰”,犧牲服務與質量、以次充好、“惡性競爭”循環。 所以,未來我國肥料行業應該全方位提升綜合能力。首先,產業集中度、產業面需提高、拓寬。其次,加快兼并重組,大型化、綜合性企業需增多,產業縱向延伸,上游涉足原料,下游深度加工,上下游一體化;產業橫向耦合,向化肥產業的相關行業拓展(煤化工、磷化工等)。再次,加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研發節能降耗,環境友好的肥料產品。最后,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集中,二次加工產品向市場需求地轉移。氮肥:產能逐漸向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轉移,鼓勵利用劣質煤;磷肥:向云貴鄂川等富磷地區集中,鼓勵利用低品位磷礦;鉀肥:做大做強青海、新疆鉀肥基地。加強境外資源開發,提高供應量。 新型肥料的“新” 意味著動態可循環 新型肥料是為了解決肥料生產、施用等過程出現的新問題,在原料種類、養分結構、施用方法、養分釋放方式和周期、生產加工方式等方面采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型肥料應該是對長期施肥慣性的校準、補充,甚至是對傳統觀念的顛覆。所以發展新型肥料首先應該反思和正確認知現在肥料品種、生產工藝、施肥方法等不良反應,有針對地加以改進才是新型肥料發展的基礎。這種“新”是動態的,甚至是可循環的,然而,高濃度、緩釋、復合是必然的趨勢嗎? 我國肥料行業發展需在困境中尋突破,新型肥料的陸續“問世”將解決行業發展難題。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關鍵是選擇好原料、合理化配方并降低成本。例如,緩控釋肥應適當分類發展,降低成本、環保選材、科學指導;土壤調理劑應理性生產、施用。土地是寶貴資源,調理劑首先應保證自身是安全的,同時考慮生產工藝;有機無機復混肥提倡發展,但有機質(秸稈、畜禽糞便、食品業廢渣、城市廢棄物等)的選擇和處理一定要慎重;功能性肥料必須有控制地發展,不要只關注有益功能而忽略副作用。 液體肥料成 行業“佼佼者” 伴隨著市場的規范和消費群體結構變化以及零增長目標的踐行,未來5-8年還可以依靠資源、產能優勢和簡單直接的廣告擠占中小企業市場份額。一旦形成大塊頭的搏殺,那決定命運的就是戰略和理念。銷售經營方面,借力電商,不依賴電商。融入大農業,建立誠信監督傳遞機制,探索肥料與其它農資與農產品并進的產業機制。多建醫院,少建藥廠,創新營銷模式,強強聯合;產品與技術研發方面,加強能提高肥效的肥料研發力度,大力發展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有機無機復合化,達到提高作物品質、提高土壤活性、改良障礙土壤、資源綜合利用等多重效果。 據有關數據顯示,液體肥料占美國肥料使用量的50%。尿素硝酸銨、聚磷酸銨液體肥料在國外發達地區使用廣泛,美國液體肥料占氮磷肥使用量的50%。液體肥料具有使用方便、安全、靈活,能與其他養分和農藥混合使用的優點。適用種肥同播、耕地深施、灌溉施肥,肥藥同施等農田管理一體化。但是,發達地區與我國國情有所差異,所以新型肥料產品還需理性發展。針對我國“人多、地少、水缺”的農業生產背景,水溶肥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可解決缺水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問題,同時對環境友好。 |
相關閱讀 |
硫酸銨:6月下旬國際價格下滑 |
尿素市場觀望氣氛濃郁,高價究竟還能撐多久? |
尿素期貨主力合約暴力拉漲,一掃前期頹勢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