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江蘇省綠盾植保農藥實驗有限公司科研人員研究了氰氟蟲腙與醚菊酯復配藥劑對水稻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

室內毒力測定結果表明,氰氟蟲腙與醚菊酯比例為8∶5時,對稻縱卷葉螟的半致死濃度(LC50)為0.8649 mg/L,共毒系數為133.90,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按此配比加工成26%氰氟·醚菊酯懸浮劑(16%氰氟蟲腙+10%醚菊酯),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該混劑對稻縱卷葉螟表現出較強的胃毒、觸殺性、持效性,藥后7天,26%氰氟·醚菊酯懸浮劑600~750 mL/hm2對稻縱卷葉螟的殺蟲效果為91.71%~92.63%;藥后14~21天,26%氰氟·醚菊酯懸浮劑600~750mL/hm2對稻縱卷葉螟的殺蟲效果為80.56%~95.62%,且該農藥品種持效期長、對水稻保葉效果好;藥后21天,26%氰氟·醚菊酯懸浮劑600~750mL/hm2保葉效果仍達87.76%~91.94%,好于對照藥劑醚菊酯、氰氟蟲腙處理。
研究人員建議,從防效和經濟角度考慮,26%氰氟·醚菊酯懸浮劑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適宜用量為600~750 mL/hm2,防治適期應掌握卵孵盛期、低齡幼蟲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截至2016年9月底,國外企業在我國獨家登記氰氟蟲腙單劑產品(不含分裝登記),國內企業共有3個氰氟蟲腙復配產品獲批登記,分別是: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36%氰蟲·毒死蜱懸乳劑(4%氰氟蟲腙+32%毒死蜱),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水稻稻縱卷葉螟;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40%氰蟲·啶蟲脒懸浮劑(32%氰氟蟲腙+8%啶蟲脒),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甘藍小菜蛾;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的36%氰氟·茚蟲威懸浮劑(24%氰氟蟲腙+12%茚蟲威),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甘藍小菜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