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來水溶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水溶肥十大品牌企業誕生)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0-17 9:12:00 |
我國水肥一體化面積已超過了7000萬畝,到2020年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新增8000萬畝,達到1.5億畝。這意味著,5年內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將翻倍。記者從2016年(第四屆)中國國際水溶肥發展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水溶肥的產品種類不斷更新,每年還在以20%的速度增長,眾多企業紛紛跟進。 但目前市場上,動輒每噸七八千甚至上萬的水溶肥被認為是貴族肥料,往往讓農戶望而卻步。它能否脫下貴族外衣,實現親民的價格?如何才能實現更高效地推廣? 水溶肥多穿“貴族”外衣 水溶肥因其價格普遍較高而被市場上稱為“貴族”肥料。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參展企業,不少傳統企業在這兩年紛紛推出水溶肥,尤其青睞液體水溶肥。但目前價格普遍高昂,多用于經濟作物。 “水溶肥的價格在8000-20000元/噸不等。”東莞一翔液體肥料有限公司農化服務部長、高級農藝師楊依凡介紹,該公司開發的產品價格目前多適用于高端經濟作物。五洲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李峰也提到,該公司研發水溶肥多年,以粉劑的水溶肥為例,價格已比兩三年前有一定程度地下調,大約從1萬多元下調到如今的6000-7000元/噸,但仍高于進口復合肥。 “按照現在的成本而言,水溶肥肯定是貴的,不可能是便宜的!”在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承林看來,水溶肥最大的“貴”是貴在農化服務上。“目前的水溶肥市場就好像藥品市場,藥品很多,琳瑯滿目,看病的人也很多,但缺的就是‘醫生’。而水溶肥市場最缺的就是田地里的‘醫生’——農化服務技術人員。” 張承林認為,特殊的技術人才需要大量費用構成了水溶肥料的較高成本。“常規肥料對技術服務的要求比水溶肥低,并且享受了多種優惠政策和補貼,進入市場后價格大大低于水溶性復合肥。但這是以犧牲效益、環境、產量和品質為代價的。” 那么水溶肥脫下它貴族外衣之路還有多遠?張承林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不斷推進,水溶肥的生產和農化成本有下降的空間,但仍需時日,“可通過規模化的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對大的合作社以及種植大戶進行服務,擴大農化服務的影響力,從而降低水溶肥的推廣成本。” “由于目前水溶肥價格高,一般都應用在高效益的經濟作物上,但未來水溶肥的發展必然要向著大田作物方向轉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水溶肥分會蘇建英指出,“目前大田作物使用最多的肥料就是尿素,而高效環保的尿素硝酸銨溶液(簡稱‘UAN’,水溶肥的一種)正是尿素未來的替代品。”她指出,UAN只要相應地加入磷鉀等營養元素,就能復配出經濟實惠的水溶復合肥。 水溶肥推廣實用策略 高速發展的背后,是水溶肥常常背著“魚龍混雜”的黑鍋。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廣水溶肥,專家們紛紛聚焦這一焦點、熱點問題支招。 產品:實現工藝突破 按作物需求制定配方 國內知名的微肥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吳禮樹認為,水溶肥行業門檻太低、市場監管不力、生產標準存在缺陷、技術含量要求不明確,導致質量參差不齊,擾亂了市場。吳禮樹表示,目前國內水溶肥工藝落后,自動化程度低,在水肥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推廣受阻。在國內暢銷的幾款進口復合肥產品,全部采用的是硝酸磷工藝,利用硝酸直接溶解磷礦石,同時將許多中微量元素、有益成分溶解到肥料中去,溶解快,基本無殘渣,可以直接用于水肥一體化。而國內企業僅僅是物理性的添加,缺點是養分沒有充分溶解,作物當然難吸收,肥效自然不好。 其次,肥料品質的關鍵之一是配方,養分的比例比含量更重要。不同作物不同時期對養分差別大,使用不同養比例的肥料產品尤為關鍵。當前水溶肥產品片面追求高養分高含量,而沒有按照作物的需求比例來生產肥料、制定配方。 推廣:先“體檢”土壤情況再施肥 避免過度灌溉 效果、價格、用法是農民在購買肥料關心的三件事。張承林認為,農化服務是促進水溶肥銷售的最有效措施,也是未來水溶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做好效果的展示和用法非常關鍵。與普通大肥不同,農戶對水溶的推廣時必須做最直觀的田間示范。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掌握土壤的情況,尤其是土壤酸堿度以及土壤鹽化等是農化推廣過程中最需要重視的問題。 張承林在田地進行實際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農化服務推廣員并沒有種植土壤酸堿度的測量,農戶也因為不了解土壤的酸堿度而錯誤施肥。“在農民培訓上,現在大多數農民服務只是在單純地介紹自己的產品如何好,并沒有注意到產品是否適合農戶的作物,農化服務最終的服務對象應該是作物而不是農戶。” 他舉例說,在二銨產品的推廣上,北方的土壤堿化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不少農化技術人員沒有先對農戶的土壤進行具體的酸堿度測量,就對農戶介紹推廣呈堿性的二銨產品對植物生長有何增產作用。這就會導致施肥后很有可能導致燒苗的現象。 過度灌溉是水溶肥應用中的又一突出問題,導致原本應該施用在作物根部的肥料被淋洗到土壤更深的土壤層,這樣既浪費了肥料和用水,又會加重土壤鹽化的問題。張承林指出,很多溫室大棚中,農民長期過度灌溉施肥是最容易出現鹽化問題。 對此,張承林建議廠家和農化服務人員推廣時,應測量土壤和灌溉用水的酸堿度以及適宜作物生長的酸堿度環境來進行推薦相關水溶肥產品,既要教會農戶先進高效的施肥方法,還要通過親自做試驗的方式,在田間地頭直接指導農民,避免農戶過度灌溉。 水溶肥十大品牌企業誕生 “中國水溶肥10大品牌”評選經歷了專家打分、媒體打分、網絡投票、現場投票等緊張、激烈的投票競爭后,結果正式出爐。會上,對“中國水溶肥10大品牌”進行了頒獎。 |
![]() |
![]() |
相關閱讀 |
廣東狠抓化肥生產源頭治理 |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5月化肥吞吐量增長 |
6月尿素市場現狀漸感雜亂,七月以后將會險象叢生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