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特色小作物農藥登記品種嚴重匱乏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0-26 9:13:00
    

    我國現有農藥登記有效成分650多個,產品3萬多個,登記范圍主要集中在大宗農作物。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蘋果、柑橘、十字花科蔬菜、黃瓜和番茄等10種作物上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占到農藥登記產品總數的70%以上,在特色小作物上登記的產品則極少或沒有,農藥產品登記存在“冷”、“熱”不均現象。

特色小作物農藥登記品種嚴重匱乏

    一方面,農藥企業對于防治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的農藥登記“熱情高漲”,農藥產品數量眾多,且同質化現象嚴重,例如登記的水稻稻飛虱防治農藥產品高達1 322個,證件資源浪費嚴重,產品競爭慘烈;另一方面,則對特色小作物病蟲害的農藥登記“冷眼相看”,多數特色小作物無登記農藥可用。例如冬棗、黑莓、樹莓、桑葚、檸檬、楊桃等鮮食特色農產品上登記的農藥產品數為0,種植戶只好根據其他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經驗,采用在大田作物登記的農藥產品用于冬棗主要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銹病和輪紋病等,以及主要蟲害如盲蝽象、棗癭蚊、食心蟲、紅蜘蛛和銹壁虱等的防治。

    我國特色小作物農藥登記與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特色小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研究基礎薄弱

    特色小作物種類繁多,種植面積小,地域性強,其病蟲害發生規律研究基礎薄弱,有些甚至是空白。例如藍莓、楊桃等病蟲害,研究技術人員稀少,當開展這些特色小作物農藥登記試驗時,沒有試驗標準,沒有試驗材料,找不到合適的地塊、試驗單位和技術人員來承擔。這將嚴重限制這些特色小作物的農藥登記工作。

    二是特色小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研究防控技術落后

    由于對病蟲害發生規律了解足夠,其防治技術研究更是“空中樓閣”,種植者多是參照其他大宗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開展特色小作物的病蟲害的應急防治,不能做到“對癥下藥”,不能做到“精準施藥”,實際生產過程中,這些特色小作物農藥的使用頻次和用量往往顯著高于其他大田作物。

    三是特色小作物農藥登記“得不償失”

    按照我國《農藥管理條例》,凡是生產、使用的農藥,必須進行試驗,由農業部進行登記,登記試驗和費用由農藥生產企業承擔。目前,登記一個原藥需要試驗登記費用200多萬元,登記一個農藥制劑產品需要50萬元以上,且試驗及登記耗時一般在24個月以上。由于特色小作物種植面積小,農藥登記常常是“得不償失”。例如某農藥企業花費100萬元、耗時3年在某一種種植面積只有10萬畝的特色小作物上獲得了登記證,即使所登記的農藥一個生長季全部在10萬畝上均得到了推廣應用,使用次數按照兩次計算,該登記農藥所獲得的銷售額也就在200萬左右,利潤也只有20萬左右。所以農藥生產企業不愿意在特色小作物上開展農藥登記。

    據統計,目前我國農藥登記“扎堆”現象嚴重,主要集中在如下幾種作物:水稻(18%)、棉花(7%)、柑橘(6%)、小麥(6%)、甘藍(5.7%)、蘋果(5.6%)、黃瓜(5%)、玉米(5%),占到總數量的60%以上。山東調查結果顯示,在特色和小宗作物上有100個以上的農藥沒有登記,也沒有進行試驗,沒有殘留標準,所以,也不能判定其農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例如在冬棗種植中,因沒有農藥登記,農戶就按照蘋果樹用藥,當地執法部門抽檢發現冬棗含有10多種農藥,但是不能判定農藥殘留是否超標,冬棗是否合格。

相關閱讀
重視農村家庭農藥安全意識
“阿維菌素”謀劃攜手發展
唑蟲酰胺可混配的有效成分都有哪些?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