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數肥種價格高歌猛進,二銨緣何淡然處之?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1-3 15:11:00 |
近日多數化工行業迎來一大波的上漲,化肥市場方面也受到些許拉動價格也開始出現上揚,如:尿素自10月中旬開始受煤炭價格上揚、運價開始上調、整體開工暫處低位這三點的拉動,山東地區的主流價格已經漲至1350元/噸;一銨也在經歷了環保限產、硫磺價格快速反彈的兩大事件之后價格出現上揚,現湖北地區55%粉狀一銨主流出廠報價漲至1600元/噸左右,受環保限產的抑制,現階段部分企業控制接單,市場的主動權在一個月之內成功易主;鉀肥方面也不甘寂寞,邊貿氯化鉀因前期低價時期銷售情況較好,而近期到貨量略有不足,加之最近人民幣貶值加速,按照前期售價計算貿易商已早無利潤,價格與銷售方式均有一定的調整,現62%白鉀主流口岸報價漲至1630-1650元/噸,且前期優惠空間幾乎取消,港口市場炒漲氛圍較濃,局部價格較前期上調20-30元/噸,且超低價位也逐漸消失;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氮磷鉀市場均有上漲。 但業內對二銨當前價格走勢令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疑惑:首先,多數二銨企業均不同程度的停產抑或限產,供應壓力并不明顯高于其它肥種;其次,原料顆粒硫磺港口價格已經從前期的700元/噸略高漲至目前的900元/噸,液氨與磷礦石價格短期波動較為平穩,純原料成本方面也不遜于其他肥種。但國內多數肥種價格均在高歌猛進之時,二銨卻在淡然處之,筆者就此問題與多數二銨企業討論,結果如下: 首先,需求尚未開始啟動。以上價格上漲的肥種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均可作為復合肥的生產原料,而作為原料肥的需求啟動時間早于成品肥的銷售啟動時間,按照往年正常的啟動時間統計,至少應在磷復肥會議之后下游經銷商才會開始采購二銨,現階段無足夠的成交量支撐,二銨價格較難上行。 其次,調價恐刺激部分經銷商觀望情緒增加。國內近兩年的化肥冬儲現狀多事“淡季漲,旺季落”,部分經銷商因前兩年虧損較多,謹慎心理較強,除去東北個別摻混肥工廠因需求不得不采購外,多數經銷商均在隔岸觀火,如二銨價格在磷復肥會議之前上行,將會正中少部分謹慎過度經銷商的“下懷”--“果然漲了,想必今年又是淡季漲價,旺季降價的節奏”。 最后,恐港口貨源回流。因出口關稅全年執行淡旺季統一價,國內市場價格于出口方面的價格形成相對的制約,現階段港口與國內市場價格形成一相對緊平衡的狀態,如國內市場貿然調價,但國際市場現仍顯式微,部分港口貿易商手中的貨源存在回流的可能。 綜上,二銨價格本欲上行,但怎奈諸事繁雜,漲價之期被迫推遲,但多數企業表示后期二銨價格上漲或成定勢,但具體空間依舊要看國內二銨企業產能揮發的情況,且如操作得當,明年年初二銨價格回落的可能性也會變得相對較低。 |
![]() |
![]() |
相關閱讀 |
“6+2”會議召開,能否止住二銨價格的頹勢? |
尿素“去產能”真的順暢嗎? |
今年肥料企業開工率還將下降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