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尿素漲價,農資市場通貨膨脹是原因?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1-8 8:35:00 |
筆者上次分析了尿素漲價的原因既不是需求,也不是供應,而是一種煤現象,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認為尿素怎么會成為煤的化身,也有人繼續(xù)在供求關系的層面找答案,筆者隱約地感覺到這是徒勞。偶然,一個朋友打來電話說,貴州那邊很多人認為會通貨膨脹(下稱通脹),商家都在存貨,年貨甚至于現在都備齊了,這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fā),感覺當前的市場用通脹更容易解釋。 短期有通脹的跡象,但形成持續(xù)通脹的可能性不大。化肥供求關系的分析已經讓位于通脹的治理,因此需要重點關注政府的政策、美聯(lián)儲是否加息和后期的進出口數據。 通脹本質是物價上漲,紙幣貶值。通脹理論有很多學派,這里僅用新凱恩斯學派的觀點:需求拉動式通脹,主要表現為高需求、低失業(yè);成本推動式通脹,主要表現為成本大幅上漲,如油價突然提高時;固有型通脹,主要表現為物價/薪資螺旋上升。 今年供給側改革壓縮了煤炭的產量,造成煤炭價格大漲,而在9月下旬開始查汽運超載帶來了運輸成本的上漲,同時不斷加大的環(huán)保督查力度降低了企業(yè)的開工率,三者疊加,造成了通脹的環(huán)境,符合成本推動型通脹特征,國內很多大宗商品在10月份一飛沖天! 在通脹的環(huán)境下,商家會有漲價的預期,從而囤積居奇,商品價格被扭曲,不能反映真實的供求關系,正如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那樣:尿素、磷肥、鉀肥輪番漲價,因此在通脹環(huán)境下,分析供求關系是失效的。那么中國真會發(fā)生通脹嗎?筆者判斷現階段可能性不大,原因基于以下亮點。 第一,從政府層面看,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把防風險放在了保增長之前,預示著中央已經發(fā)現了新的問題,政策開始轉向。 第二,從價格上漲的原因看,主要是煤炭漲價引起,是主動壓縮供應的結果,不是輸入型通脹,也不是需求拉動的通脹,因此政府有手段平抑價格。 第三,從承受能力看,當前很多企業(yè)還在減員降薪增效,無法形成收入和物價上漲的螺旋,物價上漲只會抑制消費能力,也就是說當前中國并不具備承受通脹的能力,物價傳導并不暢通。 第四,從國際看,全球主要發(fā)達經濟體還在對抗通縮,如果中國發(fā)生了通脹,必然會對外輸出,那么就會造成中國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從而影響中國的貿易順差、匯率和就業(yè),是中國經濟無法承受之重,因此中國政府不可能也不會允許發(fā)生通脹。 物價的適度上漲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企業(yè)降低債務,但當前國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快速的上漲將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是政府所不希望的。治理方法很簡單:快速增加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的上漲,做到釜底抽薪。雖然9月份至今,發(fā)改委已經召開了6次釋放煤炭產能的會議,但煤價不是靠喊下來的,而是要靠實際的行動。考慮到天氣和春節(jié)因素,抑制煤價上漲、阻斷PPI向CPI的傳導已經時不我待! |
![]() |
![]() |
相關閱讀 |
國內尿素市場供需失衡 競爭加劇 |
國內尿素行情預計繼續(xù)震蕩下行 |
中國鉀肥大合同談判推遲,供應商受影響巨大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