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16年第二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啟動,已組建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7個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為期一個月。據悉截至11月30日,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全部實現督察進駐。從督察的工作來看,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隨著督察組的入駐,各被督察地的裝置運行遇阻。其中湖北省是我國復合肥的主產區,占全國產量在15%左右。一般,12月份為生產企業冬儲備肥旺季,企業為保障春耕用肥,裝置多高負荷運行;但今年從月初開始,當地主要企業裝置開工負荷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個別甚至全面停車。
另外,近期部分地區空氣污染嚴重,多地啟動了應急通知,要求停產限產,減少污染物排放。其中河北地區主要措施:利劍斬污行動和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中未做停產要求的工業企業,將最低減少50%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受此措施影響,現當地復合肥企業裝置開工不足,部分已停車,后期開車時間待定。
裝置開工監測數據顯示,目前主要復合肥企業裝置的平均開工率在53%左右,較上月底下滑了5個百分點,其中湖北、河北兩地裝置開工率下滑明顯。
從第一批環保督察的結果來看,被督察的8省區,共計罰款近2億元,3000多人被問責;在被督察期間,當地裝置停車、限負荷明顯;督察結束后,各省市環保部門繼續抽查、督促整改。另外“十三五”環境規劃提出,要補齊環境短板、推動綠色發展,要求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不能退步。預計近期隨著環境督察的深入、治理污染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區裝置開工率或將進一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