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發布2017年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2-15 15:26:00 |
2016年江蘇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為中等發生,程度輕于2015年,發生較突出的病蟲主要是小麥赤霉病、麥類白粉病、稻縱卷葉螟、斜紋夜蛾以及局部地區的水稻螟蟲、細菌性基腐病等。根據2016年主要病蟲越冬基數,結合2017年耕作方式與作物布局、品種抗性等因子,以及近年來病蟲害發生特點綜合分析,預計2017年我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將中等至偏重發生,程度略重于2016年。其中,小麥赤霉病、麥類白粉病、水稻紋枯病、水稻“兩遷”害蟲、夜蛾類害蟲、菜青蟲等偏重及以上發生;油菜菌核病、稻瘟病、螟蟲、玉米螟、煙粉虱、小菜蛾、夜蛾類害蟲等在局部將偏重發生。 1 預報結果 1.1 麥油病蟲將偏重發生 1.1.1 麥類赤霉病。預計發生程度4級,蘇南、沿江、里下河及沿淮局部5級,淮南地區與2016年相近;如果小麥抽穗揚花期陰雨、高溫高濕及霧霾天氣多,發生程度還將加重。 1.1.2 麥類紋枯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淮北、沿淮、里下河局部4級,與2016年相近。 1.1.3 麥類白粉病。預計發生程度4級,沿淮局部可達4~5級,與2016年相近。 1.1.4 麥蚜。預計穗蚜發生程度3級,淮北4級,發生程度略重于2016年。 1.1.5 麥粘蟲。預計發生程度1級,與2016年相近。 1.1.6 油菜菌核病。預計發生程度3~4級,與2016年相近。 1.1.7 油菜蚜蟲。預計發生程度3級,與2016年相近。 1.2 水稻病蟲將中等至偏重發生 1.2.1 病毒病。預計發生程度1級,與2016年相近。其中,條紋葉枯病1級,蘇南、沿江局部2級;黑條矮縮病1級,丘陵與淮北局部2級。 1.2.2 紋枯病。預計發生程度4級,發生程度與2016年相近。 1.2.3 稻瘟病。預計發生程度2~3級,丘陵、沿江、沿海及淮北局部4級,重于2016年;若破口抽穗期遇多陰雨天氣,發生程度將加重。 1.2.4 稻曲病。預計發生程度2級,丘陵、沿江、沿淮及淮北局部3~4級,略重于2016年;若破口期遇多陰雨天氣,將加重發生程度。 1.2.5 稻縱卷葉螟。預計發生程度3~4級,略重于2016年。 1.2.6 稻飛虱。預計總體發生程度3級,如果遷入條件和夏、秋季氣候適宜,發生程度將加重,褐飛虱在蘇南、沿江局部將達3~4級,重于2016年。 1.2.7 二化螟。預計全省發生程度2級,沿江、丘陵及淮北局部3~4級,與2016年相近略重。 1.2.8 大螟。預計發生程度2級,蘇南、沿江及沿海局部3~4級,與2016年相近略輕。 1.3 玉米病蟲將中等發生 1.3.1 粗縮病。預計發生程度1級,淮北、沿海等地大蒜茬、油菜茬、空茬的半夏玉米2級,與2016年相近。 1.3.2 紋枯病。預計發生程度2級,比2016年+1級。 1.3.3 大小斑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比2016年+1級。 1.3.4 銹病。預計發生程度2級,輕于2015年,重于2016年。 1.3.5 褐斑病。預計發生程度2級,淮北局部3級,與2016年相近。 1.3.6 玉米螟。預計發生程度3級,比2016年+1級。 1.3.7 二點委夜蛾。預計發生程度1級,與2016年相近。 1.4 蔬菜病蟲將中等至偏重發生 1.4.1 煙粉虱。預計發生程度3級,比2016年+1級。 1.4.2 夜蛾類害蟲。預計發生程度3級,沿江及沿海局部4級,比2016年-1級。 1.4.3 小菜蛾。預計發生程度3級,沿江與蘇南局部4級。 1.4.4 菜青蟲。預計發生程度4級,沿海局部5級,與2016年相仿。 1.4.5 蚜蟲。預計發生程度3級,與2016年相仿。 1.4.6 灰霉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淮北與沿海局部4級,比2016年+1級。 1.4.7 霜霉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與2016年相仿。 1.5 果樹病蟲害將中等至偏重發生 1.5.1 梨小食心蟲。預計發生程度3級,蘇南地區局部偏重發生。 1.5.2 桔小實蠅。蘇南地區預計發生程度2級,比2016年+1級。 1.5.3 桃細菌性穿孔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比2016年+1級。 1.5.4 葡萄霜霉病。預計發生程度3級,與2016年相仿。 2 主要依據 2.1 病蟲害越冬基數 據各地植保區域站2016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主要害蟲越冬基數調查,越冬基數增加的有:二化螟,近年來發生逐步加重,冬前畝殘留蟲量加權平均145.1頭,較2015年增加14%,丘陵及淮北局部超過1,000頭。玉米螟全省平均百桿活蟲數47.2頭,同比2015年增27.6%;小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褐飛虱、煙粉虱等在部分地區對部分常規防治藥劑抗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防效,易增加殘留基數。越冬基數減少的有:大螟,畝殘留蟲量加權平均31.7頭,較2015年減少25%;灰飛虱,大部麥田畝蟲量在0.05萬~0.15萬頭,蘇南局部1萬頭左右,略低于2015年同期;煙粉虱,淮北冬前設施棚室內越冬蟲量低于2015年同期;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與玉米粗縮病2016年發生程度輕,田間毒源較前幾年進一步減少。 2.2 品種布局與栽培因素 一是主栽品種抗性不強。各地主要農作物主栽品種抗性變化不大,較感赤霉病、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比例高,尤其是江淮北部與淮北地區高感赤霉病品種多;丘陵、沿海及沿淮、淮北感稻瘟病、稻曲病品種種植比例大,利于上述病害流行。二是作物布局復雜。在田作物種類多,煙粉虱、夜蛾類等多食性害蟲田外寄主多、蟲源多,利于發生危害;稻麥免耕直播面積較大,利于多種病蟲越冬越夏和輾轉危害。三是栽培方式多樣。作物品種和栽培方式多,播栽期長,生育期差異大,利于赤霉病、螟蟲、紋枯病、“兩遷”害蟲等多種病蟲害發生;淮南小麥秋播遲,增加抽穗揚花期遇雨和赤霉病流行幾率;水稻直播與遲熟品種生育期遲,適宜于水稻生長后期“兩遷”害蟲滯留危害;稻麥秸桿還田,利于赤霉病、紋枯病、稻瘟病等多種病蟲的發生繁殖;設施蔬菜栽培面積大,多年重茬,既增加了煙粉虱、蚜蟲等害蟲越冬場所,還有利于多種土傳病害菌源積累,加大了越冬基數。 2.3 氣象因素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報,春季(3~5月)降水量全省大部地區較常年偏少0~2成,出現連陰雨天氣的可能性較小;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1℃,有利于害蟲越冬;氣溫變化幅度較大,有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大部地區天氣利于夏熟作物病蟲發生。 |
相關閱讀 |
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或將再次啟用 |
孟山都第二季度業績快速增長 |
2011年丁草胺原藥全年生產情況分析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