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批農藥抽檢合格率超八成,生物農藥合格率卻偏低!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2-25 9:30:00 |
近日,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藥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農辦農〔2016〕7號)要求,目前共有2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上報了2016年第二批農藥監督抽查結果。 抽檢合格率逾八成 本次抽查樣品包括蔬菜、果樹、茶樹、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藥,產品涉及29個省(區、市)和境外的農藥生產企業。共抽查、檢測農藥樣品4152個,合格樣品3482個,合格率為83.9%;不合格樣品670個,不合格率為16.1%,其中,檢出假農藥(標明的有效成分未檢出或擅自加入其他農藥成分)482個,占檢測樣品總數的11.6%,占不合格樣品的71.9%。 生物農藥及制劑產品合格率偏低 此次抽檢過程中,呈現的抽檢結果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重點監管企業的產品合格率偏低。本次監督抽查過程中,對列入重點監管名單的76家農藥生產企業1330個產品實施了重點抽查,其中質量合格的產品有937個,合格率為70.5%,比總體合格率低13.4個百分點。檢出假農藥288個,占重點抽查不合格產品的73.3%。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為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或產品有效成分未檢出。 第二,生物農藥和制劑產品合格率偏低。在抽檢的4152個農藥樣品中,有生物農藥211個,質量合格的68個,合格率32.2%,比2015年提高了10.6個百分點;不合格產品主要是非法添加了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高效農藥,克百威、氟蟲腈和水胺硫磷等限用化學農藥,或有效成分未檢出。 第三,衛生殺蟲劑產品合格率偏低。本次共抽檢31個衛生殺蟲劑產品,質量合格20個,合格率為64.5%,不合格原因主要為非法添加其他農藥成分,占衛生殺蟲劑不合格產品的89.5%。 第四,除草劑產品質量好于殺菌劑和殺蟲劑產品。在檢測的4152個農藥樣品中,殺蟲劑2636個,占檢測總數的63.5%,質量合格的2073個,合格率78.6%;殺菌劑760個,占檢測總數的18.3%,質量合格的693個,合格率91.2%;除草劑730個,占檢測總數的17.6%,質量合格的692個,合格率94.8%;其他26個,質量合格的24個,合格率92.3%。 第五,大豆和玉米用藥產品質量高于其他作物用藥。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果樹、蔬菜、茶樹、棉花用藥合格率分別是94.5%、92.3%、91.7%、87.8%、85.3%、80.9%、75.0%和74.2%。 從檢測情況來看,質量不合格產品問題突出。 標明的有效成分未檢出。標明的有效成分(或其中一種有效成分)未檢出的產品有195個,占質量不合格產品的29.1%;擅自加入其他農藥成分。產品中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的有361個,占質量不合格產品的53.9%。其中,添加高毒、劇毒農藥的有53個,占14.7%;添加菊酯類農藥的有79個,占21.9%;檢出克百威、硫丹、甲拌磷、氟蟲腈、水胺硫磷、氧樂果和滅多威等限用農藥成分的59個,占16.3%,其中4個產品中檢出禁用成分特丁硫磷;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產品中含有標明的有效成分,但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有241個,占質量不合格產品的36.0%。其中,一種或總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標準規定含量50%的產品有94個,占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產品的39.0%;部分標稱生產企業確認為假冒產品。 |
![]() |
![]() |
相關閱讀 |
黃磷減產90%!草甘膦供需又將進一步緊張!化肥行業也將深受影響 |
Precision Laboratories和Rizobacter在美國推出大豆接種劑Signum |
2020年1—7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及增長情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