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農藥制劑出口穩步增長背景下,出口市場將面臨那些問題?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3-6 16:26:00 |
隨著我國農藥出口貿易的發展,近幾年我國農藥進出口從數量到產品結構有哪些變化?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的原藥漲價大潮還將持續多久? 2011-2016中國農藥出口喜憂并存 一直以來,我國農藥出口量占據我國農藥生產量的半壁江山,而近兩年比重有所下降。從我國農藥出口情況來看,2016年全年我國出口產品數量137.25萬噸,下降17%,出口金額56.16億美元,下降22.89%;進口產品數量3.91萬噸,下降32%,進口金額4.28億美元,下降37%。 從2011-2016年我國農藥出口產品結構來看,呈現原藥出口比重遞減,制劑出口比重上升的特點。值得一提的是,農藥制劑在拉動出口中的作用逐漸增加,占出口額的比重不斷攀升,出口制劑數量增長較快,出口金額穩步提升。數據顯示,農藥制劑從2011年75.48萬噸、22.8億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87.93萬噸、24.06億美元,分別增長約10%和6%. 從我國農藥出口品種來看,2016年1-10月份,出口國家和地區159個,出口規模排前30位的國家和地區合計占出口總量80.9%,總金額65.2%。主要出口品種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草甘膦、百草枯、吡蟲啉、百菌清、莠去津、毒死蜱、甲磺草胺、烯草酮、乙酰甲胺磷、多菌靈,這10大品種農藥出口金額達17億美元。 目前,在出口的180多個國家中,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是我國農藥出口的主要目地,三地合計占我國農藥出口總量近65%。我國原藥價格經歷了2015-2016年的低潮期后,從2016下半年至今,漲聲一片,那么,原藥產品接下來的價格走勢如何?還會保持現在的強勁勢頭嗎? 原藥價格大趨勢:盤整中上升 14年到15年,整體原藥與中間體呈現跌多漲少的趨勢。15年到16年,整體原藥呈現上漲趨勢,上漲與持平品種占據了70%。雖然原藥與中間體市場在2016年下半年大幅反彈。但相比于2014年,該價格水平僅僅是持平而已。 分析近幾年原藥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一、供應過剩和需求放緩,導致市場不斷下滑。過大的是產能導致市場競價,價格不斷走低,造成了14到15年跌跌不休的市場格局。 二、市場去產能初見成效,階段性去庫存結束。2016年上半年,國家對于環保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強。市場行情的下滑也導致生產廠家開工率逐步降低。市場以消化庫存為主,部分落后產能被淘汰。進入傳統的濃化淡儲季節,需求的增長并未得到供應的配合。因此帶動了該階段上漲行情。 三、大宗商品牛市助推了農藥原藥市場上漲。這些上漲是各種成本上升、環境治理、貨幣政策、匯率波動、宏觀調控甚至是行業壟斷導致的被動上漲。基礎原材料的暴漲帶動中間體市場反彈,最終傳導到終端用藥。 |
![]() |
![]() |
相關閱讀 |
這些農藥都是國家限用農藥產品,千萬不能再用了! |
農藥行業創新才是硬道理 |
江蘇水稻藥害事故后續:6人歸案,全省開展農資打假行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