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農藥市場概況及發展趨勢,三大類農藥前十大品種變化不大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3-22 11:24:00 |
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復蘇之路崎嶇艱辛,2016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農產品價格走低、庫存水平趨高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導致全球農藥市場需求疲弱。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農藥企業銷售業績普遍下滑。據相關資料統計,2015年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為512.10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下降9.6%,創10年來歷史新低,全球農藥市場陷入“寒冬”。 1、概況 2004年以來,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有下降記載的為2006年(下降0.93%)和2009年(下降7.04%);如果包括非作物用農藥在內,全球農藥市場仍然是這兩年出現下滑,分別下降0.16%和5.80%。2005—2015年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見表1。 市場的下滑受多種因素影響:美元持續走強、農產品價格下滑、世界各國分銷渠道的庫存居高不下、草甘膦價格走低、氣候條件不利(包括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弱季風氣候)等,合力導致全球農藥價格止漲回落。 2015年,全球包括非作物用農藥在內的總市場為581.81億美元,同比下降8.0%。其中,非作物用農藥的銷售額為63.46億美元,同比下降3.2%(按名義價值計)。 2、從作物看全球農藥市場 2015年全球主要作物種植面積見表2。 2014年,由于惡劣氣候影響,導致美國玉米和大豆2015年的產量低于2013年和2014年,盡管出口水平創歷史新高。2015年,加拿大夏季氣溫偏低、干燥等因素影響了小麥和油菜的產量。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因良好氣候,作物產量未受到影響。 拉丁美洲2014-2015年生長季玉米種植面積下降,大豆種植面積增加。 歐洲小麥種植面積保持穩定,歐洲的氣候條件一直比較適宜,即使北歐夏天干燥涼爽的氣候也未對產量造成影響。 亞洲南部受弱季風氣候影響,尤其是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澳大利亞也受到干旱的影響,水稻庫存減少,價格上升。 2015年全球作物用農藥使用主要為水果蔬菜(占24.8%),其次是大豆(占16.3%)、谷物(占15.9%)和玉米(占11.2%),其他作物用農藥使用情況(按銷售額統計)見圖1。 從作物來看,大豆每畝用藥量較高,市場非常可觀。其次是谷物、甘蔗等作物,盡管用藥量不大,但是其每畝用藥價格較高。從殺菌劑市場來看,占總價值68%的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使用在大豆和谷物上。 在谷物上,市場最大增長點來自雜草防除,巴西、中國每畝除草劑施用量越來越大。 在玉米上,中國農藥市場增長點來自殺蟲劑用量的增加,每公頃擬除蟲菊酯施用量是原來的2倍,煙堿類產品用量是原來的5倍。在巴西,市場增長點在于二酰胺類殺蟲劑,該類產品目前已經占據了30%市場份額。 2015年全球農藥市場主要領域是玉米、大豆轉基因種子,其次為谷物、玉米除草劑。最大的市場是水果和蔬菜總體部分,其次是大豆。2015年大豆用農藥市場銷售額超過玉米,見表3。 表3中大豆和水稻的市場銷售額最具代表性,2015年雖然大豆種植面積增加,但是由于作物價格下降、拉丁美洲惡劣的天氣及草甘膦價格疲軟使大豆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下降,見圖2。除了大豆用殺菌劑和轉基因種子外,只有棉花用殺菌劑市場稍有增加,見表4。 2015年草甘膦的價格對除草劑市場具有重大影響,導致多種作物的除草劑市場下降,特別是轉基因作物。大豆用殺蟲劑市場下降最為顯著,主要是由于巴西害蟲發生輕,前兩年增長也是由于巴西大豆棉鈴蟲大爆發使殺蟲劑銷售額增加。 3、從品種看全球農藥市場 2015年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銷售額為512.10億美元,其中市場份額最大的仍然是除草劑,占42%,其次為殺蟲劑(28%)、殺菌劑(27%),見圖3。 2005—2015年各類農藥(包括轉基因種子)的市場增長情況見表5。 2015年除草劑市場銷售額較2014年下降了10.3%,達到216.44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42%。主要原因是2015年草甘膦價格下降,同時也受到外幣兌換及惡劣天氣的影響,所有作物的除草劑銷售情況均下滑,尤其是水稻,其次是玉米、大豆和甘蔗。后3種作物的市場主要在美洲,所以不受外幣兌換影響。在發展中市場,除草劑的使用量不斷增加,主要是用于防治對草甘膦產生抗性雜草的選擇性除草劑。 2015年殺菌劑市場銷售額較2014年下降6.7%,達到137.13億美元,占總市場份額的27%,主要受北歐夏天氣候干燥、北美惡劣天氣和農作物價格下降影響。2015年大豆田殺菌劑的銷售額增加。盡管殺菌劑總體銷售額較2014年下降,但是在過去5年和10年,殺菌劑的增長速度還是最快的。 2015年殺蟲劑銷售額下降了11.4%,達到143.30億美元。占市場28%的份額。幾乎所有主要作物上的殺蟲劑銷售額均有下降,尤其是水稻和馬鈴薯。主要是由于巴西害蟲發生較輕和厄爾尼諾氣候的影響。 在過去的5年和10年,殺菌劑增長最快,其次是殺蟲劑。短期內,主要影響因素是病蟲害發生的程度和氣候的影響。長期內,殺菌劑銷售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殺菌劑是提高食品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病害的抗性發展要求不斷開發新的作用位點的殺菌劑,如最近SDHI殺菌劑的開發;很多病害上升為主要病害,尤其是巴西大豆銹病;此外,還有用于轉基因作物的種子處理劑增加。 影響殺蟲劑市場的主要因素是新的活性成分上市,尤其是氯蟲苯甲酰胺、氟苯蟲酰胺、螺蟲乙酯等,此外巴西大豆棉鈴蟲暴發使殺蟲劑的使用增加。歐洲殺蟲劑市場主要受到煙堿類殺蟲劑禁止用于蜜蜂敏感作物的影響,這也導致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殺蟲劑的研發的投入。 從產品來看,現在市場集中度非常高,最常用的158種原藥,占到了市場份額的80%以上。氨基酸類、三唑類、煙堿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除蟲菊酯類等五大類農藥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35%(見表6)。與2014年相比,除了琥珀酸脫氧酶抑制劑類(SDHI類)殺菌劑增長14.9%,其他藥劑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氨基酸類除草劑(草甘膦、草銨膦等)下降11.9%,主要是因為草甘膦價格下降。由于對蜜蜂毒性問題,煙堿類殺蟲劑下降10.0%,有機磷農藥的高毒性也導致2015年銷售額下降11.4%。 SDHI類殺菌劑是從防治銹病開始,對擔子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近年來開發的SDHI類殺菌劑具有結構新穎、高活性和殺菌譜廣的特點,并具有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的作用,從而使SDHI類殺菌劑在全球市場萎縮的情況下異軍突起。各大公司對此類殺菌劑的發展寄予厚望,如巴斯夫對氟唑菌酰胺寄予的峰值銷售潛能高達6億歐元,先正達則預測苯并烯氟菌唑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過5億美元。 表7~表9給出了2015年銷售額排名前10位的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品種。 草甘膦仍居榜首,銷售額為49.65億美元,占氨基酸類除草劑市場的89.6%。除草劑的這10個品種中,唑啉草酯的專利2019年3月到期,也將成為關注的熱點。 唑啉草酯在全球范圍內主要用于2個領域,谷物(主要是小麥和大麥)和非農作物領域。谷物是唑啉草酯最主要的應用作物,2014年唑啉草酯在谷物上的銷售額達到2.5億美元,占唑啉草酯總銷售額的60%。而非農作物(草坪和園藝等)是唑啉草酯另一大使用領域,尤其是在歐洲和北美地區,2014年唑啉草酯在該領域的銷售額為1.7億美元,占比40%,但目前先正達在國內并未將唑啉草酯投放此領域,這也是唑啉草酯未來的一個增長點。 自2005年首次在美國登記以來,唑啉草酯的登記足跡已遍及歐洲、南美、北美、亞太和南非等50多個國家。就市場而言,其在全球主要的谷物種植大國均有分布,但目前最主要的兩大市場分別是北美和歐洲。唑啉草酯目前是歐洲和北美最為重要的谷物用除草劑品種,在這2個地區的年銷售額均在1億美元之上。在亞太地區,唑啉草酯主要用于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谷物作物上,特別是中國市場,先正達對該產品的推廣目前較為火熱。另外,唑啉草酯雖然在拉美的銷售額不高,但近幾年的發展也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唑啉草酯已成為阿根廷等國家谷物作物上除了草甘膦和2,4-滴之外用量最大的除草劑品種。 唑啉草酯已完成了在世界主要的谷物市場,特別是麥田種植地區的布局,為市場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于該品種未來幾年仍在專利期內,市場價格堅挺,預計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增長,有評估認為未來5年,該品種的市場銷售額年增率將超過40%。 氯蟲苯甲酰胺(康寬)2015年銷售額為14.00億美元,居殺蟲劑市場首位。其中氟苯蟲酰胺銷售額為4.80億美元,受益于在巴西市場用于防治棉鈴蟲,2014年氟苯蟲酰胺的全球銷售額增長迅速,達5.30億美元,2015年稍有下降,見表8。 2008年,氟苯蟲酰胺在我國取得了農藥登記證。它對非靶標對象安全,且不與現有殺蟲劑產生交互抗性,對蜜蜂和水生生物毒性較低,與杜邦的康寬、先正達的福戈和巴斯夫的艾法迪稱為殺蟲劑的“四大天王”。目前專利尚處于保護期內,2019年11月專利到期。 2015年8月,第八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十七次全體會議似乎讓“抗蟲英雄”斷臂。評審委員建議,將不再受理、批準氟苯蟲酰胺在水稻上的登記申請(包括續展登記申請),撤銷已登記產品在水稻上使用的登記。 美國環保署(EPA)于2016年3月1日發布,擬取消農藥氟苯蟲酰胺的登記。EPA發布一項通知,基于對水生無脊椎動物存在風險,影響水生環境安全,擬取消拜耳等公司的氟苯蟲酰胺產品登記。根據8月3日新聞:拜耳作物科學表示,由于公司在與美國環保署進行的官司中敗訴,公司將停止在美國銷售可以施用于200多種作物的殺蟲劑氟苯蟲酰胺。 從市場來看,氟苯蟲酰胺主要登記用于白菜小菜蛾、白菜甜菜夜蛾、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此次撤銷登記,意味著該產品喪失了全國最大的用藥市場,如果不能及時擴大登記,其后續發展將面臨巨大危機。 殺菌劑市場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銷售額仍遙遙領先(見表9),吡唑醚菌酯的專利也剛剛到期,受到國內企業的追捧,登記已現井噴狀態。丙硫菌唑自2004年上市以來,銷售額逐年上升,上市第2年銷售額超過了1.00億美元。2015年銷售額為8.00億美元,殺菌劑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唑類殺菌劑銷售市場,遙遙領先,占該類殺菌劑市場的67.1%。 丙硫菌唑的專利均于2015年11月7日到期,美國專利也屆滿。2017年3月26日,丙硫菌唑在美國的登記資料保護期滿;其在歐盟的登記資料保護期至2018年7月31日。 優秀的農藥產品往往因為存在某個或某些環境風險關注點而被限用或禁用。丙硫菌唑無環境風險關注點,即丙硫菌唑對蜂、鳥、魚、蠶、水藻、水蚤、蚯蚓、天敵赤眼蜂等安全。 丙硫菌唑尚未在中國登記和上市,但已有不少企業搶占先機,取得了丙硫菌唑田間試驗批準證書。申請的單劑產品主要有25%、40%、480 g/L懸浮劑,50%水分散粒劑等。申請的混劑配伍產品有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異菌脲、嘧菌酯、氟嘧菌酯等。田試作物包括水稻、小麥和玉米等。 4、從地區看全球農藥市場 從區域分布來看,拉丁美洲為全球第一大農藥市場,2015年作物保護用農藥市場銷售額為140.52億美元,占全球的34%,其次為亞洲、歐洲,但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藥市場需求趨于穩定,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國家,見圖4。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消費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消費僅8.6美元/hm2,約為美國的1/4,韓國的1/7,法國的1/15,日本的1/18),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表10為全球各大地區各類作物保護用農藥的銷售市場。2015年,幾乎所有地區的農藥市場銷售額都出現下滑,歐洲和拉美市場跌幅最大。 盡管2015年拉美作物用農藥市場同比下降10.3%,但其仍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實現銷售額140.52億美元。 2015年,歐洲作物用農藥市場跌幅最大,同比下降15.8%,銷售額為116.04億美元。市場總體受益于冬、春兩季的有利氣候。俄羅斯的貿易條件有所改善,然而經濟衰退影響了當地的市場。 2015年,北美作物用農藥銷售額為93.56億美元,同比下降4.4%。美國市場再次受到春季播種推遲的影響,芽前除草劑市場因此而受到沖擊。而加拿大市場主要受到糧食庫存居高不下、農產品價格走低、氣候條件不利等因素影響。 2015年,亞洲市場作物用農藥銷售額同比下降3.7%,至140.40億美元。如果按各國貨幣計,則許多國家的市場總體表現積極。弱季風氣候再次影響了市場的增長,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的天氣條件有所改善。稻米價格總體上揚,這是因為泰國完成了大部分去庫存計劃。然而由于不利天氣的影響,市場恢復尚未達到預期水平。 表11為全球作物保護用農藥市場排位前10名國家的農藥市場及增長情況。 2015年全球作物保護市場銷售額為512.10億美元,80%的植保市場份額由15個國家占據。中國、巴西、美國占據了46%的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前10位國家占據了世界市場70%的份額。 2015年,全球最大的作物保護用農藥市場在巴西,為103.38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3.3%。2010—2015年,增長最快的市場是巴西、中國和阿根廷,其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2.1%、10.6%和8.7%。預計2020年,中國的市場銷售額將達到67.54億美元。 5、從跨國公司看全球農藥市場 從全球范圍看,化學農藥制造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壟斷程度很高的行業。其中前6家全球跨國農藥公司,包括先正達、拜耳、巴斯夫、陶氏益農、孟山都和杜邦,兼并重組將會使世界農藥市場的格局發生重大改變,近期這幾大公司動作頻頻,拜耳收購孟山都,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沙隆達收購馬克西姆-阿甘等。2015年該六大農藥公司的總銷售額為392.76億美元,占全球作物保護用農藥市場的76.7%,見表12。 注:表格中數據不包括種子銷售額。1 12個月,統計數據到2015年11月;2 包括科麥農數據;3 12個月,統計數據到2016年1月。 先正達公和拜耳占據了全球農化市場的領袖地位,占超過15%的市場份額。第二梯隊是占市場份額5%~15%,包括巴斯夫、孟山都、陶氏益農、杜邦和馬克西姆-阿甘,其他公司見表13。 6、未來市場預測 幾十年來,全球農藥發展波瀾起伏,市場銷售額從1994年的278億美元,至2015年兩個10年中達到512.10億美元,整整翻了一番。預計2020年全球傳統作物保護市場銷售額為586.2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2.7%,見表14。 (1)未來全球農藥市場的發展除草劑仍然占據首位,見圖6。盡管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但未來除草劑比例還會不斷上升。未來除草劑發展的方向:新滅生性除草劑是大發展方向;復配劑型會迅猛發展;表面活性劑會向新的方向發展。 農藥創制的門檻在不斷提高,絕大多數跨國公司都通過采購式開發了生物農藥。封閉式除草體系,新施藥器械的應用都給農藥研發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高新技術與傳統應用相結合是除草劑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2)全球農藥市場重心將從歐洲、北美移向拉美和亞洲,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水稻、玉米、谷物和水果蔬菜仍是未來農藥使用的大宗作物,見表15。 (3)未來10~20年,抗性的發展、小宗作物病蟲草害解決方案、轉基因作物的開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新的劑型、新的使用方法將是影響未來農藥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也受轉基因作物的種植、氣候、農作物價格及各地區農業立法等因素的影響。但是總體來說,未來農藥品種及應用將向更有效、安全、健康的方向發展。 |
![]() |
![]() |
相關閱讀 |
41個殺菌劑新產品田間藥效試驗情況評價 |
已批準用于防治草地貪夜蛾的農藥產品有哪些? |
草甘膦的后市發展狀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