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每年都拌種,為啥還有小麥全蝕病?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4-3 17:11:00
    

    小麥全蝕病是小麥上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這幾年國內許多小麥產區都有發生。但至今還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全蝕病,采取的防控措施往往不到位不合理。導致年年拌種年年有發生。

每年都拌種,為啥還有小麥全蝕病?

    一、識別:在土壤比較濕潤的地塊和地區,全蝕病的基本癥狀主要體現在抽穗灌漿期成片的白穗和黑腳。但干旱的地塊,病菌的菌絲不能在根的表皮上侵染蔓延,沒有黑腳的癥狀,只有零散出現白穗。

    二、發生:全蝕病病原菌屬于真菌中的子囊菌,長期隨著帶菌的小麥根或莖存活在土壤中,是土壤習居菌,土壤溫度在12~18℃的時候,最利于病菌的活動和侵染。當小麥萌發出苗后,病菌的菌絲一旦和小麥的根接觸,就會從根毛侵入,并逐漸移動到根的皮層和維管束,破壞導管和篩管,使小麥根系吸收到的水分和礦質元素在導管內的輸送,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營養在篩管內的輸送,不能正常進行,小麥生長受到抑制,但在冬前因為溫度逐漸下降,病菌對小麥的侵害一般不會在外觀上有明顯的表現。春季返青后,已經侵入根系的病菌也隨著溫度的回升開始恢復活動,逐漸向上蔓延到小麥的莖基部,破壞莖內導管和篩管,在小麥抽穗后的破壞程度達到高峰,使處于灌漿期間急需水分和光合有機物質傳導輸送的小麥,受到致命的性的損害,呈現出白穗癥狀。

    全蝕病屬于土壤習居菌,一旦在一塊麥田落腳并導致小麥感病,就會在土壤中生存活動多年,病害也會一年比一年嚴重,直至整塊麥田大部分小麥植株都被侵染,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產。但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況下,發病非常嚴重的麥田卻會突然發病減輕,然后再逐年加重。這可能是因為土壤內全蝕病病菌非常多的時候會受到其它微生物的“排擠”,進而出現這種現象,研究發現,排擠全蝕病病菌的土壤微生物中的主角是一種熒光假單胞桿菌DAPG。

每年都拌種,為啥還有小麥全蝕病?

    三、防治:目前對全蝕病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其次有微生物菌劑拌種和土壤處理。

    1、化學藥劑種子處理:生產實踐表明,硅噻菌胺的藥效最佳。三唑類中的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也有一定效果。理論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也有防效,但目前缺少生產應用經驗。

    建議:全蝕病發生嚴重的麥田,用硅噻菌胺包衣拌種,返青后噴淋1~2遍苯醚甲環唑殺菌劑加腐殖酸或海藻酸等促進小麥生根的調節劑或微肥。

    2、生物菌制劑應用:國內已經有用于防控全蝕病的熒光假單胞桿菌(DAPG)制劑的登記和推廣應用,它和微量元素配合對小麥種子拌種處理并在返青后噴淋使用以后,也可以有效防控全蝕病。

相關閱讀
芹菜缺鈣的癥狀表現、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防治黃瓜爛頭的方法要點
網羅葡萄增產方法施肥技術要點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