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版農藥排放標準將正式頒布實施,對農藥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4-6 11:01:00 |
3月26日,環保部辦公廳就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反饋將截至。隨著環保部對此征求意見稿的進一步修改完善,新版農藥排放標準將正式頒布實施。新標將對農藥行業產生哪些影響?記者進行了采訪。 農藥廢水難處理 眾所周知,農藥為防治農業病蟲草害,保障作物生長增產發揮著巨大作用。但與此同時,其生產與使用過程也可能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據介紹,農藥生產的特點是品種多、更新速度較快,并且使用原料種類多、工藝過程比較長、化學反應種類多、副反應及副產品種類多等。比如,目前我國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生產仍以光氣法等傳統工藝為主,其生產使用的原材料如取代酚、取代氨、光氣、異氰酸甲酯等,大多為有毒有害物質。同時,農藥中的非有效成分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如許多生物農藥是乳油制劑,而目前我國大部分乳油采用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含量有時高達50%-90%,其對環境的影響甚至大于農藥本身。 業內專家表示,農藥生產廢水難處理,對環境危害較大。農藥廢水主要特點是污染物濃度較高,COD可達每升數萬毫克;毒性大,廢水中除含有農藥原藥,還含有大量毒性較高的原料、中間體、代謝產物等;難生物降解物質多,合鹽量高;水質、水量不穩定,處理困難。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農藥年排放廢水約6000萬噸,約占全國工業廢水年排放總量的0.26%。但總體上看,目前整個農藥行業污染治理狀況顯著落后于農藥工業生產的發展。 現行標準相對落后 據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環保總監張榮全介紹,現行標準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亟須修訂。目前,除雜環類農藥外,其余農藥種類生產企業的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綜合排放標準中的控制項目是針對所有排污單位,未充分考慮農藥行業特點,未針對農藥生產的中間體及產品等特征污染因子的排放作出規定,相應的監測監控也處于空白狀態,而農藥生產過程中排出的特征污染因子的毒性與危害性很大,不加以控制會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現行標準中只規定了幾項農藥指標,而當今農藥的品種和產量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新農藥的指標和限值亟須補充。 二是綜合排放標準主要是濃度標準,只規定了部分行業的最高排水量,一些生產企業采取稀釋排放,雖然濃度達標了,但排放的污染物總量并沒有減少,同時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并且處理裝置規模加大,投資費用增加。 三是農藥品種繁多,不同的農藥品種生產工藝不同,排放的污染物及產生的廢水量都各不相同,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農藥企業。 四是農藥生產廢水是成分極為復雜的混合污水,各污染因子間又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因此,僅用單因子指標限值控制仍無法保障環境安全,有必要采用綜合毒性指標限值進行控制。 新標促進提擋升級 業內專家與企業人士普遍認為,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訂,將在限制淘汰高污染及落后的生產工藝、促使企業采用先進的污染治理措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促進我國農藥工業走上高效、低毒、低污染的發展軌道。 “新標準即將實施,結果一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張榮全告訴記者,由于農藥品種繁多,不可能制訂過細的分類污染物排放指標,統一制訂的排放標準還是不太嚴苛的。對于一貫重視環保投入的企業,執行新標準不會產生任何問題;而對于存在環保欠賬的企業就另當別論了。 張榮全舉例說,利民化工在污水治理中,引進了當今最先進的電芬頓、濕式催化氧化、濃縮液焚燒爐等環保技術裝備,充分保障生產排放無虞,避免了環境污染風險,為企業正常運行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條件。 在南通江山生產質量環保部總經理劉衛衛看來,相對于現行標準,新標準針對性更強、要求更高。除增加了農藥工業一系列特征污染物的指標,明確了49種農藥活性成分的排放濃度限值,同時也引入了諸如“發光細菌急性毒性”等廢水綜合毒性指標。標準指標、限值的確定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同時也考慮了農藥行業環保治理的現狀,沒有“一棍子打死”,給現有企業留下了改善、提升的緩沖時間,標準實施后,必將淘汰一批落后的農藥產能,促進規模企業持續提升環境治理水平。 而江蘇藍豐生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新標準,對于提高行業集中度有一定促進作用。據該負責人介紹,國內現有農藥原藥生產企業500多家,銷售額500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多達250余家;前二十位農藥企業的銷售額不足國內總量20%,與世界前六大農藥公司的銷售額超過全球85%相比,差距很大。 |
![]() |
![]() |
相關閱讀 |
減少農藥使用量的關鍵在哪里? |
這10種水稻田惡性雜草發生怎么辦? |
湖南省確保監管審查無盲點建立農藥五級監管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