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韭菜無土栽培的意義及要點知識總結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4-11 17:46:00 |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無土栽培技術開始在農作物種植中被大量使用。韭菜無土栽培技術也隨之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眾多農戶們積極采用的一種種植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韭菜無土栽培的意義及要點知識: 1 韭菜無土栽培的意義 1.1 克服連作帶來的韭蛆等頑固性蟲害 韭菜遲眼蕈蚊又叫韭蛆,在蘇北沿海地區一般一年發生3代,分別發生于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韭蛆成蟲產卵于韭菜植株周圍的土縫或土塊下,孵化后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蛀食為害,引起幼莖腐爛,韭菜葉枯黃,嚴重時可致韭菜整株死亡。最初為害部位呈點、團狀分布,后迅速擴展蔓延為害。一般韭蛆對溫度適應范圍較寬,在蘇北地區露地可安全越冬,而在棚室內則無越冬現象,可繼續繁殖為害。韭蛆為害目前已成為制約韭菜無公害生產一大難題。無土栽培韭菜外觀雖然稍差,但其采用的是無病蟲害的基質,加上用防蟲網隔離,有效避免了韭蛆侵染為害,且無需投入大量農藥和勞力來防治韭蛆。 1.2 優化韭菜生產環境 韭菜無土栽培在設施中完成,生產所用基質是將腐熟的植物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有機物,與河沙、蛭石等無機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無需利用寶貴的土壤資源。 1.3 節約水肥 節約水肥、充分利用空間,可以培育出不生韭蛆、不施農藥、真正的無公害韭菜。 1.4 提高韭菜產量、效益 雖然韭菜無土栽培單茬產量與傳統栽培相當,甚至低1%~2%,但可全年種植,一年收獲8~10茬,667㎡產量可達5萬kg,而且無土栽培韭菜價格比普通韭菜高好幾倍,經濟效益高。 2 韭菜無土栽培要點 2.1 生產設施準備 ①保護設施 韭菜無土栽培一般在連棟大棚中進行。可采用 625型或830型鋼架大棚,或5 m寬的竹架大棚。覆蓋材料參照育苗場的育苗大棚,實現“一網一膜(即防蟲網+高效長壽無滴膜)”或“二網一膜(防蟲網+遮陽網+高效長壽無滴膜)”覆蓋。防蟲網40~60目。 ②栽培床與栽培箱 采用塑料泡沫箱代替瓦盆栽培。以2m寬高畦作為栽培床,畦間溝寬20~30 cm,栽培箱長、寬一般均為80~110 cm,具體依材料而定。也可設置地池,在地池中墊厚農膜,然后放置木箱、小盆、水泥槽、竹簍等,內鋪直徑1~2 mm的河沙18~20 cm厚,將河沙淘洗干凈、去掉雜質,用福爾馬林50~100倍液或50%多菌靈溶液消毒。 ③液肥箱與肥水輸送系統 每2 001~3 335 ㎡配置1個500 L的塑料配肥箱或水泥配肥池。在配肥箱上裝備一進一出2個潛水泵,作為抽水及向栽培箱輸送營養液的動力系統,然后安裝輸水主管道三通和分支管道,向栽培箱輸送水肥。 ④基質選擇與處理 栽培箱內基質厚2~3cm。含有機質1%、全氮0.08%、速效磷20 mg/kg、速效鉀120 mg/kg,pH值6.5~7.5。基質配制比例為蛭石∶草炭∶三元復合肥=1∶1∶0.005。基質配好后,每 1 m3加多菌靈40 g或代森鋅 60 g,充分拌勻,用塑料薄膜覆蓋 2~3天后,撤去薄膜,藥味散凈后方可使用。 2.2 品種選擇與培育壯苗 ①品種選擇 進行周年無土栽培,應選擇雪韭8號、791、平韭2號、平韭6號、傲冬2號、寒青韭霸等無休眠期的品種,必須用新籽育苗。 ②播種 既可在室內無土沙床育苗,也可在大田露地育苗。室內育苗一般在每年的4月和8月播種,條件好的一年四季都可;露地育苗,播種期一般在4月5~20日,10 cm地溫穩定在15℃以上。667㎡用種量4kg左右。可采用濕播法(先澆水,水滲后撒籽,覆土1 cm厚,返潮后再覆土1 cm厚,適于育苗移栽),或干播法(開深1.6 cm的溝,溝距15 cm,將籽撒于溝內,用鐵耙將畦耙平后澆水。 露地有土育苗,韭菜幼苗生長緩慢,易受雜草為害,必須及時除草,既可人工除草,也可在播后苗前,每667 ㎡用33%除草通(二甲戊樂靈)乳油100 mL對水50 kg噴霧畦面,有效期可達40~50天。 ③播后管理 播后3~5天澆1次水,連澆3次。苗高12 cm時,追施速效有機肥8 kg/667 ㎡。播后苗前,每667 ㎡用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50~75 kg或48%氟樂靈100~150 kg對水50 kg,地面噴霧或混細土地面撒施。 2.3 定植 當年的韭菜根生長勢較弱,選用2年以上的露地韭菜根,剪去老根、葉,留下短縮莖根,3~4株為1撮插栽到栽培箱中,行距3.3 cm左右。 2.4 營養液配方及滴灌要求 用尿素15 g、磷酸二氫鉀2.25 g對水15 kg,可澆1.5 m2。栽后澆透水1次,新根長出后,再澆營養液,一般每隔1天澆1次水,并澆1次營養液。春夏秋每1~2天澆1次,冬天3~5天澆1次。注意陰雨天,下午、晚上不澆營養液;葉發黃多澆,葉黑綠少澆。 2.5 溫光環境調節 ①光照 營養生長期喜中性光照,弱光下也能生長。 ②溫度 生長適溫12~24℃,因此,韭菜在居室內就可以進行無土栽培。 ③水分 最適土壤濕度60%~70%,空氣相對濕度85%以下。 2.6 病蟲害防治 ①物理防治 a.臭氧防治。利用臭氧的強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韭蛆體內葡萄糖合成所必需的葡萄糖氧化酶,破壞細胞壁、DNA和RNA,分解蛋白質、脂類、糖類等大分子聚合物,破壞韭蛆體內的物質代謝和生長過程,同時,使其細胞壁發生通透性畸變,致韭蛆死亡。經過對比分析,用臭氧水2次,14天后對韭蛆防治效果可達79.01%,且無殘留、對韭菜無藥害,真正實現綠色環保,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并且省時省力。 b.清潔棚膜塵土,增加光照。 c.調節溫濕度。低溫開棚,前茬收獲后選嚴寒天氣,打開大棚通風降溫降濕,利用病蟲與韭菜對低溫忍受能力的差異防治韭菜病蟲害。高溫悶棚,在棚內病蟲害大發生時,于中午保持棚內高溫(60℃以上)高濕(相對濕度90%以上)2 h,然后突然通風降溫排濕,達到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等病害的目的。 ②采用農業和生物防控 a. 將病葉帶出棚外,深埋或燒毀。b.采用微保久(含菌量5 億個/mL)對準畦面均勻噴霧,噴藥量為100 kg/667 m2,噴霧力求均勻周到,當天灌水,使水浸入土中約10 cm,保持基質濕潤。 2.7 適時采收 待韭菜株高25 cm左右收割第一刀,以后每隔20~25天采收1次,注意保留5 cm左右高樁,采收后7天追肥再長。 |
![]() |
![]() |
相關閱讀 |
蘋果的免套膜技術 |
茶樹白星病的癥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防治西瓜藥害需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