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農藥發展,如何應對主糧作物供給側變化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4-18 10:47:00 |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農業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總量平衡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扶持政策,為經濟社會大局起到基礎保障作用的同時,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主要是基于國內消費需求增長放緩、替代產品進口沖擊等因素影響,導致當前玉米供大于求,庫存大幅增加,尤其是重點產區種植效益降低基礎之上的。 根據玉米供求狀況和生產發展實際,亟需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提升農業的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生豬、牛羊、漁業生產布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就傳統種植業而言,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啟動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規劃指出,要穩定水稻和小麥生產,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支持糧食主產區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制定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更為具體。糧食作物上,要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確保口糧絕對安全,重點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要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飼料作物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加快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形成以養帶種、牧林農復合、草果菜結合的種植結構,同時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 玉米種植業是當前改革的重點,而“鐮刀彎”地區是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該地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和畜牧業發展優勢區,生態環境脆弱,玉米產量低而不穩。根據農業部發布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中國力爭在“鐮刀彎”地區減少播種面積5000萬畝以上,保持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這相當于中國玉米產量減少至少4000萬噸。 作為農業的供給端,農藥行業對保障農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的調整,是國家出于當前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主動出擊,是戰略性的積極調整,對農藥行業影響重大。 |
相關閱讀 |
農藥殘留超標!這種農藥被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
昌平蘋果率先實現農藥零殘留 |
農業部辦公廳:2015年第一批農藥監督抽查結果通報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