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墻倒眾人推”,國內尿素行情自三月下旬走低以來,承蒙業界看空“關照”,尿素主產區出廠報價已經從之前的1650元/噸快速回落到了1450元/噸,價格跌幅接近200元/噸。這顯然是農業旺季不旺最直觀的表現,同時也令下游廠商感到無所適從。更為無奈的是,由于近期國內尿素價格快速走低,且市場缺少利好因素,后續需求難以為繼,下游普遍對行情持觀望態度。

與往年相比,同樣是關注上半年印度招標,同樣是對尿素出口的預期,今年卻只能收獲“瓶頸”和“看空”。無論是三月下旬的印度首輪招標,還是四月上旬的印度第二輪招標,都給我國尿素出口可行性帶來極大挑戰。第一輪印標,中國尿素以無法提供220美元/噸的離岸價而直接出局。當然,印方也因只收獲了26.5萬噸訂單而醞釀再啟招標。原本期待印度第二輪尿素招標或因需求壓力而適度妥協提價,結果卻并非所愿。在第二輪印度尿素招標成交的70萬噸訂單中,中國只提供了18.3萬噸貨源,關鍵問題在于離岸價只有218美元/噸,可謂大失所望。另外,更是因為國內貿易商此番妥協低價出口,國內尿素行情開啟大跌模式。從某種意義上看,尿素離岸價又一次成為內銷降價的“標桿”。
隨著四月中旬,國內尿素主產區出廠報價跌破1450元/噸,越來越多的尿素企業跨入到成本倒掛的范圍。業內對尿素1400元/噸主流成本的認可或將成為現階段的利好因素。另據筆者了解,近期不乏內蒙、陜西、四川、重慶等地部分企業尿素裝置臨近連續生產極限,恰好趁本輪跌價期,大多安排在本月中下旬檢修。另外,華北、華東以及華中地區尿素出廠價不及成本的問題或促使一定量工廠選擇限產保價。雖說此時的旺季銷售量以及市場占有度是尿素企業必爭之地,但不得不說,保存一定實力也是論持久戰的必選項。簡而言之,尿素出廠價跌破成本或將帶來一輪開工率下調,并為尿素行情帶來利好支撐。
僅就目前國內尿素行情來說,后期出口暫不被看好,而從近兩輪印度招標可以看出中國尿素貨源在國際市場上缺少競爭力。也可以說,外貿方面的需求暫時不必考慮,至于離岸價作為內銷價格參標的問題也可視為有價無市的一廂情愿。換個角度看,國內尿素市場更需要靠自身調整穩價并嘗試筑底。近期,市場正可借助廠家計劃檢修與部分尿素主產區限產保價的機會重新定義行業開工率,以獲得利好支撐。畢竟二三季度仍屬尿素下游農業以及工業旺采期,滯銷行情多半源于廠商心態過差,內需尚有好轉機會。另外,若從尿素成本面分析,低于主流成本線的尿素出廠價更易被下游市場接受。僅就小編看來,目前國內尿素價格雖然難逃小幅的慣性下跌,但也基本具備了價格階段性觸底的條件。預計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國內尿素行情會進入一輪盤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