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2017農藥企業供應鏈和采購管理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4-19 9:57:00
    

    4月17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主辦,上海眾農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江蘇湯姆包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協辦,昆山強迪、法孚萊、龍燈博士摩、深圳朗鈦和漢姆德華作為支持單位的2017農藥企業供應鏈和采購管理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2017農藥企業供應鏈和采購管理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會議召開的前一天,4月16日晚,中國農藥行業采購和供應鏈管理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為大會打響了“第一炮”,讓參會者們對接下來兩天的內容充滿了期待。

    會議伊始,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首先發表大會致辭,他指出,隨著2015年初“2020年農藥用量零增長”的提出,長期以來借鋪攤子、擴產能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這也許就是未來行業企業發展模式的一個分水嶺,今后行業內的競爭將是存量的博弈,是現有企業、現有產品的競爭。因此,有前瞻性的企業,要引入供應鏈思維模式,建設協同創新的供應鏈,打造銜接上下游,貫通國內外的全球供應體系。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起成立”中國農藥行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工作委員會“,宗旨就是推動行業資源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實時對稱傳播,為農藥企業打造全新的資源生態圈和命運共同體。

    大會隆重舉行了中國農藥行業采購和供應鏈管理工作委員會授牌儀式,十家副主任單位和十家成員單位代表分別上臺領取證書,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夏烽副秘書長、安徽省植保站副站長兼安徽省農藥檢定所所長曹明坤先生、安徽省石化協會陳槐青會長和遼寧省農藥工業協會王忠清秘書長為企業代表頒發證書。

    北京穎泰執行副總裁,上虞穎泰董事長王滿先生和濰坊潤豐董事長孫國慶先生分別代表委員會副主任單位發言,對委員會的成立表示支持。授牌儀式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工程技術中心戴權主任主持。

2017農藥企業供應鏈和采購管理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研討會的重頭戲就此開始

    美國Olin集團亞太區物流總監,原陶氏亞太區供應鏈總監馮海濤擔綱首位嘉賓,為代表分享“如何進行供應鏈設計”議題。可以說,供應鏈的設計屬于企業運行的“頂層設計”,是一項高屋建瓴的工作。馮海濤先生分享了他在供應鏈設計工作中的經驗與心得,從把質量做好,交期做短和成本做低三方面深入探討了高效的供應鏈設計方案。

    “大數據”的概念已經被炒了很長時間,但如何真正把數據歸攏,把有效的數據收集整合起來為我所用,這對于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大課題。量迅供應鏈總經理孫益良先生以美國大選和NBA球員表現作為引子,講解了數據顆粒度的重要意義,并指出,在多數公司,供應鏈名不副實,并未成型,在企業運行中遺棄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導致鏈上效率不高,交貨不及時等等一系列問題。企業可以結合外部數據和歷史數據,制定完善的分析數據的模型,把傳統ERP做成ERP+,融入互聯網信息,將匯率、氣候、歷史數據和其他一系列相關因素全部囊括入供應鏈系統,有效篩選整合,作出正確的決斷,提高企業整體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實際上,國內大型農藥企業幾年前就開始注重供應鏈的運營和管理,一些企業通過數年的供應鏈打造與運營,每年節省的成本已高達數千萬元,這其中,新安集團就是一個優秀的典型。此次會議邀請到的新安集團供應鏈總監鄭小寧先生為代表們分享了新安供應鏈運營管理的具體經驗。他提出,供應鏈管理主要分四個環節:計劃、制造、采購和物流。做看得見的計劃,在生產制造中本著“細微處見真章”的原則,利用互聯網技術與采購工作完美結合,做合理高效的物流,是一條優秀的供應鏈不可或缺的幾個關鍵環節。當然,想要打造一條卓越的供應鏈,國內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而我們應當看到的是,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做前瞻者,就在當下。

    先正達亞太區供應鏈總監Massimo Diddoro先生就先正達在中國采購的機遇與挑戰與代表們分享了先正達的采購策略,他說,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先正達的重點采購國家,現如今先正達向中國采購的原藥20余種,中間體和原材料等50余種。除此之外,Massimo還介紹了全球化工行業供應商審核共享機構和體系——TfS(Together forSustainability, 先正達于2015年加入該組織,該組織旨在通過審核資源的共享,幫助更多供應商提高EHS管理水平)。

    對于農藥行業而言,2016年是膽戰心驚的一年,這一年可以用兩個詞概括:“低迷”和“環保”,可以說來自于需求端低迷和生產端的環保的雙向壓力貫穿全年。自2016年以來,中央環保督察組對15省市的環保督查,致使各個重要的中間體和原藥企業開工受限,至9月份,影響顯現出來,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海外去庫存過程結束,開始到中國采購,從而造成原藥價格回升。2017年,全國環保形勢依舊沒有改變,這種高壓態勢將成為常態化。所以農藥的生產格局將發生很大變化。在2016年里,很多原藥價格都呈V字型走勢,包括草甘膦、草銨膦、吡蟲啉等大宗農藥品種,也包括吡唑醚菌酯等專利剛剛到期產品。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段又生博士在會議中分享了國內目前熱點原藥生產和銷售的相關數據和走勢,為企業采購策略制定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

    供應鏈的一大挑戰,就是企業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多重博弈,造成信息不對稱,導致“牛鞭效應”。比如客戶的預測是100,銷售想,萬一需求更大怎么辦?就告訴計劃是120。在計劃眼里,銷售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萬一需求多了怎么辦?這就預測140。到了采購,140變成160。供應商與采購也是同樣的博弈,最后變成180。多個數字驅動下,供應鏈注定沒法協同,成了供應鏈的頭痛病。應對這樣的挑戰,就需要企業有成熟的、持續優化的S&OP系統,來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提高交貨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陶氏益農公司大中華區供應鏈經理吳蔚明女士分享了S&OP建立和實施的關鍵要素,指出S&OP實施真正的難度在于行為的改變,工作方式的改變,要求企業團隊中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要有準則,有擔當,且目標一致。

    杜邦的采購怎么做?本次會議召開前,這個報告題目就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注意。杜邦中國/香港生產采購經理問梅女士解開了這個懸念。在報告中,她介紹了杜邦公司采購部門在公司的價值、角色和核心的流程,并重點對RTP(從采購申請到付款)流程做了分享。RTP制度的建立,使采購全流程清晰化,明確具體人員、具體職責,使整個過程公開透明,這對大型企業的采購制度建立尤其有借鑒意義。

    精益六西格瑪的概念,國內很多企業早有耳聞,但真正應用到實處的并不多。一方面由于農藥生產和運營的特殊性,需要既有農藥生產管理經驗,又有精益六西格瑪背景的高端人才來實施,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企業對于“精益”的認識還不夠,并不十分了解精益供應鏈對于企業的貢獻。本次會議邀請到的精益六西格瑪黑帶導師(MBB)陳瑩女士深入淺出的分享了精益的概念,并介紹了精益生產在供應鏈中的具體應用,通過對庫存、倉庫效率、裝卸效率、物流、稱料發料、批次控制、分銷中心設置和預測等各個環節的改善和優化來提高整個鏈條的運轉效率,從而降低庫存、成本和浪費。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我國的農藥企業一直處在發展壯大的趨勢當中,隨著兼并重組浪潮的到來,未來將涌現越來越多“五十億企業”、“百億企業”,規模做大的同時,必然帶來管理方式的變革,從采購這一職能部門來講,單純的購買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大企業運行的需要,一個超過50人的采購團隊,需要如何管理和運行,才能匹配大規模企業的商務運作?來自世界五百強簡伯特的亞洲區副總裁李迅吉先生給出了答案——采購工業化。呼應上述杜邦問梅女士的報告,李迅吉先生將采購流程做了更深層次、更細節的解讀。工業化,顧名思義,即是流水作業,每一采購職能相關的模塊聯動工作,這在采購工業化中被稱為“二十四模塊”。從前端決策層到后臺辦公室,從戰略與變革到采購執行,將精益數字化橫跨整個采購運營,不僅為企業節省成本,甚至帶來利潤增長。李迅吉先生給出了許多著名企業的案例,應用采購工業化模式后,每家公司都有大幅的成本削減,并通過效率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公司收益。

    倉儲和物流,是供應鏈條中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中最應引起管理層重視的,就是安全問題。“8.12”天津爆炸案用血的教訓給所有倉儲物流企業上了沉重的一課,沒有風險評估,沒有應急預案,不了解所儲物質的性質和危險性,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釀成了一起慘劇。農藥作為化工產品,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倉儲和運輸過程中,必須根據物料性質,嚴格管控,才能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來自拜耳作物科學(中國)的EHS總監馬吉深先生根據他多年的EHS管理經驗,將倉儲和運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EHS要求都細致的做了講解,包括倉儲管理的建筑和設備設施、運作過程、實驗室倉儲和運輸管理中危險貨物有限數量及包裝要求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等方面,并運用多個實例佐證,令代表們理解更透徹、更深刻。

    談及采購,人們最先聯想到的,莫過于價格談判。談判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如何做局面的掌控者,以共贏為前提達到談判目標?中國銀聯采購部主管孟春先生主要負責采購實施及合同管理工作,參與各類采購談判300余次,擔任過采購網絡直播平臺主播嘉賓及招標采購培訓班講師。他為代表們上了精彩的一課。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知市場,是談判者首先要做的功課。功課做足后,調整談判心態,做到“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基于既定策略靈活應對談判中遇到的各種狀況,才能達到目標。孟春先生還以中國銀聯的某次與主流電視媒體的廣告投放為案例,講解了多輪談判之下如何靈活應對僵局,調整策略,最終達到雙方共贏。萬變不離其宗,農藥行業盡管有其特殊性,但在采購方面道理相通,談判時如何處理復雜的局面,分析雙方心態,有失誤及時“補牢”,這對于農藥企業的采購們都有借鑒意義。

    合同管理是采購戰略落地的重要細節,陶氏化學亞太區外包項目經理卜慶陽先生擁有多年跨國公司采購經驗,曾獲得CIPS(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協會)認證及講師認證,并取得IACCM(美國國際合同和商務管理協會)認證。他在“采購合同管理”報告中,分享了企業采購合同管理的四大實踐模式,并做了優劣分析。合同制定-合同溝通-合同履約管理-合同關系管理-爭議解決處理這五大環節,構成了合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卜慶陽先生就每一環節做了詳細剖析,告知代表們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使合同有效履行,同時他還介紹了合同管理的標準模塊與實踐經驗,將先進的合同管理模式分享給與會代表,為企業未來的合同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前文提到,本次會議成立了行業采購和供應鏈管理工作委員會,未來委員會將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如何切實為企業做實事,這都是成員企業關心的切身問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咨詢部主任,委員會秘書處成員齊武先生最后做出了解答。委員會將從六個方面:政策引導、企業形象和實力推廣、提高企業銷售業務水平、促進企業自身實力的加強、供應鏈資源優化和企業戰略發展為成員單位做實事。2017年,委員會將啟動調查,摸底行業情況;開展“頭腦風暴”,挖掘企業真實需求,確保委員會每一項工作能夠使企業受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將所有兩天四個半場的報告串成一堂精彩的大課,四位大咖主持嘉賓功不可沒。巴斯夫植物保護(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利先生,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馮永才先生,漢姆德華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植物保護部部門經理宋瓊女士和安徽久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運河先生分別順序主持了整場研討會。

    兩天的會議就此落下帷幕,會議幾乎涵蓋了關于農藥產業鏈自上而下的每一個重要環節的議題,亮眼的重量級演講嘉賓帶來的精彩報告為與會企業提供了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與新思路。與此同時,在行業旺季,仍有近300人參會,較去年增長40%的數據也說明,行業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正在逐漸提升,此次委員會的建立,更為未來行業采供雙方提供了高效對接平臺。

相關閱讀
環保督察趨嚴是長期態勢,草甘膦行業將持續面臨環保壓力
草甘膦原藥市場開始緊張
春節前后尿素還會大幅拉漲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