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份,氣溫一天比一天高,各地的小麥相繼進入了抽穗揚花期,也是小麥防治病蟲害、增施穗肥的關鍵時期,小麥最終高產與否也與此時期緊密相連。四月底筆者在終端市場進行了調查,農民正在進行一噴三防工作,也是小麥噴施第二遍藥的關鍵時期。今年小麥播種的普遍較稠,雨水多,年前溫度較高,病害、蟲害發生嚴重,特別是小麥紋枯病很多地方大面積爆發;預測今年小麥揚花期很容易爆發赤霉病,預防很關鍵;而此時又是蚜蟲爆發期;另外小麥孕穗期補充穗肥可以飽籽粒提高粒重,所以此時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一起噴施效果最好。

在終端調查中發現產品種類依舊很混亂,終端價格戰打的很激烈,特別是常規藥劑,價格一降再降,造成的結果就是經銷商的利潤極低,之前零售商一瓶藥賺5元都屬正常,現在可能賺一兩塊,甚至賺幾毛錢都賣,比如500ml的聚酯類農藥之前賣15元一瓶,現在10元一瓶都賣了,除去一天的辛苦費,基本上也不賺什么錢了,大家都知道不賺錢,但是還要這么做,問其原因,部分經銷商表示:“沒辦法,你不賣人家賣,不賺錢事小,失去客戶失去市場就徹底完了,這些常規產品效果都差不多,對于農民來說現在糧食賣價不高,作物投入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買的農藥只要能治蟲防病就行,所以農民的選擇性很大,誰家便宜就買誰家的。”從經銷商口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無奈,也感受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前大家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賺更多的錢,現在考慮更多的是怎樣立足市場,不被淘汰!
為了讓自己不至于太被動,也達到合理施藥增產的效果,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套餐藥,以前套餐藥在經濟作物上比較常見,現在在小麥等大田作物上也開始流行,比如小麥套餐里面包含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防蟲防病帶增產,一次施藥解決所有問題,當然有套餐只含殺菌劑、葉面肥,價格相對低些。據了解套餐零售價格不等,低的一遍藥十幾元,高的一遍藥二三十元,根據套餐里面所含產品及市場情況來進行定價。

今年市場上出現的小麥田套餐產品比去年多很多,經銷商也很樂意推廣,算是一種差異化競爭,也有一定的利潤,并省去了配藥的麻煩,對小麥高產也有好處,因此很多廠家都生產了相對應的套餐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還不錯,目前來看,暫未達到火爆程度,因為目前農民的接受能力有限:一方面小麥套餐藥這兩年剛剛推廣,農民對其效果還不是很肯定,對于誰家套餐藥好還處在試用和考驗階段,不會大面積使用,其次套餐藥肯定比單買一種要貴,出于成本考慮,不是所有農戶都會選擇。
但產品解決方案的實施,套餐產品的推廣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在推廣過程中切記不要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從而選擇銷售低質量的套餐產品。套餐產品可以作為差異化產品競爭的利器,但不能成為獲利的手段,與其比價格,不如拼效果,價格是一時的,帶給農民的價值才是永恒的,才是最終贏得市場的砝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