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種小宗作物將無藥可用?新農藥管理條例靶標鎖定登記作物品種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5-3 9:40:00 |
近年來,經濟效益較高的火龍果、百香果、蓮霧等水果發展勢頭迅猛,讓不少果農嘗到了甜頭。然而,果農卻常常為這些寶貝作物的健康發愁,因為市場上沒有專門為這些作物生產的農藥,果農只能選擇登記在其它作物上的農藥來防治病蟲害。據了解,我國小宗特色作物包括種植面積較小的經濟作物、中草藥及其它小作物等,品種超過上萬種。 這種選擇在今年6月1日后將遇到“攔路虎”,新的農藥管理條例將于6月1日起執行,根據新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違者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新條例執行后,這些作物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 企業扎堆登記大宗作物 小宗特色作物農藥登記幾乎為零 與動輒上千萬畝種植規模的大宗作物相比,火龍果等種植面積小、種植區域相對零散的作物屬于小宗特色作物。由于小宗特色作物種類繁多,種植面積不大且較為分散,農藥使用量有限,農藥生產企業從經營利潤上考慮,不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在這些作物上進行田間試驗和農藥登記,導致在小宗特色作物上的農藥登記產品幾乎沒有。 相反,農藥生產企業扎堆在大宗作物上進行登記。據中國農藥信息網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農藥產品大量登記在大田作物及種植面積大的經濟作物上,水稻、棉花、小麥、柑橘、蘋果、玉米、甘藍、花生、油菜、黃瓜10種作物,農藥登記數量高達32700次以上,占整個農藥登記的67%,而火龍果、百香果、香芋、地瓜等小宗特色作物的農藥登記數量為0。 這和我國的農藥登記制度有關。一方面,我國農藥登記時間長,登記費用高。登記一個新產品要3年以上,費用在40萬元左右;擴增一種作物時間也要2年多,費用普遍在15萬以上,“如果在登記的作物上推廣不順,企業可能連登記的成本都收不回來。”廣東一生產廠家負責人表示。因此,為了節約成本,獲取利潤,增加銷售,生產企業往往只給一種農藥成分登記一兩種大宗作物,小宗特色作物則無人問津。 現實:小宗特色作物并不缺農藥可用 事實上,在小宗特色作物的種植戶那里,卻沒有無藥可用的煩惱。 張仁華是韶關市檳榔洋芋種植大戶,每年種植洋芋數百畝,由于種植技術過硬,年份好一年能收入百萬元以上。張仁華介紹,病蟲害是洋芋生長中不得不遭遇的麻煩,尤其是蠐螬等地下害蟲,如果防治不當,可能就顆粒無收。據了解,洋芋上并沒有登記的農藥防治蠐螬。對張仁華而言,這不是問題。多年的種植經驗讓他發現,辛硫磷對蠐螬等地下害蟲有效,而生產辛硫磷的廠家有很多種,他總能找到藥效好的產品。 惠州市博羅縣農資店老板劉新強經營農資數十年,在惠州荔枝圈頗有名氣,主要以服務荔枝、柑橘種植戶為主。劉新強介紹,在他店里有50多種防治荔枝病蟲害的農藥,真正登記在荔枝上的農藥卻只有7-8種。 劉新強表示,有些農藥登記在荔枝上,但藥效并不一定最好,可能沒有登記在荔枝上的農藥,反而藥效更好。這與生產廠家的生產工藝、配方等有關。自己會根據農藥成分推理農藥功效,自己做實驗,保證安全性和藥效都高之后才敢推薦給種植戶。 也就是說,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種植戶或零售店根據經驗來超范圍推廣使用農藥的情況非常普遍。 這一方面是由于小宗特色作物無專門的農藥登記產品,不得已而為之;另一方面,則是生產企業為節省成本而實行的策略!安⒉皇撬腥〉玫怯浀霓r藥投入市場后,都能在對應作物上推廣開!鞭r藥行業資深人士葉銀祥透露,在某種作物上取得登記后,有利于生產企業和經銷渠道宣傳推廣,但最終決定市場份額的還是種植戶的選擇。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種植戶最看中的是農藥的主要成分含量和性價比。 超范圍使用易造成農藥殘留超標 廣州市從化區農資零售商林為欽指出,盡管他很想按照農藥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來為種植戶推薦農藥,但事實上不可能。目前小宗作物難找到對應農藥,具體到某種病蟲害更難找到對應農藥。在他看來,目前我國有五成以上作物的病蟲害沒有農藥可用,比如火龍果、黃皮等。其次,大宗作物上,少見的病害也無藥可用。 小宗特色作物超范圍使用農藥實屬無奈之舉,但超范圍使用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一行業人士指出,農藥的使用關系到食品的安全以及作物自身的安全。在一種作物上登記了,只能證明該產品在這個作物上有相應的使用技術,如用量、使用適期、使用次數、安全間隔期、最大允許殘留量等,這些技術參數是不能直接嫁接到其它作物上的,“因為每個作物的GAP (GoodAgriculturalPractice, 最佳農事操作)不同,病蟲害發生的時期、頻次和嚴重程度也就不同,氣候、采收、儲藏、運輸的方式不同也使得農藥的降解速度不同! 簡單來說,農藥的超范圍使用很容易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無法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而這與使用農藥的目的正好是相違背的。 多省份出臺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優惠政策 小宗特色作物農藥用藥如何解決?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最終還是要從小宗特色作物用藥登記上著手,可以將小作物歸類進行登記,鼓勵生產企業進行小作物農藥登記。 事實上,近年來,農業部一直致力建立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長效機制,鼓勵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總農藝師季穎介紹,農業部先后制定了《用藥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錄》、《特色小宗作物農藥登記藥效試驗群組名錄》、《特色小宗作物農藥登記殘留試驗群組名錄》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資料要求(征求意見稿)》,探索建立特色小宗作物登記資料申報綠色通道,對通過聯合試驗取得的藥效和殘留資料開展集中審評,縮短時間,加快特色小宗作物登記。 山東、浙江省份都已經出臺小宗作物登記優惠政策。海利爾藥業集團制劑所所長司國棟介紹,山東省前期已經出臺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優惠政策,首先,登記費用比較低,由參與登記廠家聯合登記,共同承擔費用,降低額度可達50%以上。其次,登記時間縮短,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實行綠色通道審批。但這僅限于擴作登記,不適合首次登記。 他還介紹,小宗作物用藥登記,生產企業需要考慮靶標作物的市場區域,目前海利爾在山東針對冬棗、韭菜已經做了用藥登記,在外省取得了芹菜、蓮藕等用藥登記。 浙江省則編制了《浙江省特色優勢作物農藥登記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0)》,從2012年開始設立小宗作物農藥登記財政補貼項目,4年來省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2200萬元,支持32家農藥生產企業、127個農藥產品登記試驗。 永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熊興平介紹,浙江省對小宗作物用藥登記的殘留報告提供補貼,做一個殘留報告費用30萬元,浙江省財政補貼15萬元。 熊興平分析,從生產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像獼猴桃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病害發生頻次高,種植戶舍得投入,且競爭對手少,有望形成小宗作物用藥藍海市場。 |
相關閱讀 |
草甘膦市場趨勢出現巨大分歧,未來會如何發展呢? |
草銨膦產業:健康和可持續才是正道 |
農藥原藥市場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