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化肥市場重回理性,企業新單成交依舊不佳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5-12 8:56:00 |
立夏之后,國內化肥市場重回理性,局部地區因減產檢修推漲的行情小幅回落,企業新單成交依舊不佳。本周,國內64%二銨主流出廠報價為2350-2400元/噸,市場止跌弱穩,不排除進一步下探的可能。而在國際市場,外商相繼向我國發起采購,需求激增,但在目前的價格下,成交可能性偏低。業內專家認為,企業在等待行情之余,應從自身多找問題,提高生產服務能力,降本增效,打開盈利的大門。 二銨價格有下行趨勢 國內二銨市場徹底進入購銷淡季,部分中小型企業暫時檢修退市,整體來看,化肥市場需求支撐不強,二銨價格有下滑趨勢。有經銷商表示,化肥市場即將迎來一次價格下調,幅度不會很小,而且下行周期可能會持續到6-7月份。 實際上,目前國內二銨走銷狀況日漸疲軟,交投情況十分清淡。下游經銷商采購仍持謹慎態度,基層拿貨積極性尚低。東北、西北地區存在拋貨現象,華北地區新單成交不足,企業陸續進入停產檢修階段,具體復工時間大多依后市運行狀況來定。 價格方面,西南地區64%二銨出廠報價2300—2350元/噸。西北地區64%二銨出廠報價2500元/噸,60%二銨出廠報價2350—2400元/噸,華中地區64%二銨成交價2400元/噸左右,64%二銨東北到站價格2700元/噸,64%二銨新疆到站價2750元/噸。 出口市場上有利好傳來。自上周起,國際需求激增,外商購銷急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相繼向我國發起采購。國內企業集港力度逐漸加大,接單積極性提漲。國內二銨離岸價在352—355美元/噸,報價并未松動。目前國際采銷雙方在價格上尚有僵持,不過在需求支撐下,出口大單走勢樂觀。短期來看,增值稅降稅、開工率下滑等因素對于國內二銨市場影響不大,出口已經成為市場重心。隨著印度大單啟動,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二銨價格尚存盤整空間。 智能制造助力效益提升 “目前磷復肥資源(原料)利用率普遍不太高,多數企業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半水-二水磷酸工藝已有成功的經驗,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借鑒用來改造二水磷酸工藝。”在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鄭秀興看來,目前國內磷復肥行業總體上產能過剩,繼續提高產能沒有實際意義,提高裝置單產可以節約電耗,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 實際上,在與國際同行競爭中,國內磷肥企業主要的劣勢并非在于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而是在于過高的成本。鄭秀興介紹說:“2015年我曾到北非、歐洲考察,有一家工廠的年產30萬噸磷酸二銨裝置,通過操作優化和技改,日產量已從1000噸提高到了2200噸。我們通過分析研究已得出了初步結論,國內轉鼓氨化造粒的二銨或復合肥裝置,包括復混肥及其各種改進型的‘半料漿法’的裝置,大幅度提高單產節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此外,在智能制造植入磷復肥產業的方式上,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副院長湯健偉提出在服務過程中納入智能制造,頗具新意。湯健偉說:“磷復肥產品差異化及服務競爭成為增強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而需求的異質性成為產業發展不竭動力,智能制造為實現需求優先奠定了基礎。市場需求正從‘產品’轉變為‘產品+服務’,企業增值從‘制造’轉變為‘制造+服務’,客戶交易從‘短期’轉變為‘長期’交易。” 湯健偉認為,未來國內磷復肥企業應當建設智能工廠,從磷復肥生產原料采購到產品使用全流程服務,構建與生產流程相連接的面向服務的運營平臺和交互網絡,實現由互聯網支撐和覆蓋,全過程智能化、網絡化服務方式,扁平化、虛擬化生產組織,以及定制化、服務化產品,實現全球范圍內產業鏈互聯互通。快速實現由基礎肥料作為原料向優化配方的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生產。 湯健偉說:“企業提高自身利潤,必須大力發展精準農業系統,利用基于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化技術支持,包括農田信息采集、農田遙感監測、農田地理信息、農業專家、智能化農機具、環境監測、系統集成、網絡化管理系統等,與磷復肥智能工廠實現互聯互通,實現‘系統診斷、優化配方、技術組裝、科學管理’。同時,企業還必須推動產品和服務共享企業資源,建立配送高效精準、交易服務便捷全面,產品質量保障和跟蹤能力強大的服務體系,這是企業節約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利潤,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的真正捷徑。” |
相關閱讀 |
生物刺激素,到底刺激了誰 |
全球鉀肥市場低迷,預期后市將繼續下滑 |
國際鉀肥市場整體交投不旺 價格盤整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