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方法措施及注意要點總結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5-13 11:57:00 |
土壤性狀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作物的生長,目前,我國土壤性狀堪憂,土壤修復已經是農業生產中的大事。土壤修復措施很多,但也各有局限性,需要綜合實施,誘導土壤自我修復,回歸自然態。 一、有機肥:前文已經說過,來源于植物或動物殘體、排泄物的有機物質,在土壤生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沒有土壤有機質就沒有土壤肥力。人為的增加土壤有機物質,也就是施用有機肥。但這里的“肥”不是以直接提供礦物質營養元素為主,而是以改善土壤生態環境,促進土壤內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有效性,也就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和供水供肥的能力為主。因此,有機肥的使用,要注意下面幾點。 1、以質取勝,切勿濫用:長期以來,很多人把有機質作為“肥”來利用,但有機質中所含氮磷鉀等礦質營養很低,使之農民施用有機肥的時候把精力放在“量”上,這就出現了不經腐熟直接撒施到地里導致的各種后患。施用有機肥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性狀,也就沒有必要在“量”上求多,耗時費力得不償失,應該在“質”上做文章,力求充分腐熟以后再施用,勤施少施。 有機質腐熟的方法目前有很多,比如使用秸稈腐熟劑就地處理農田中的殘茬,使用發酵劑處理動物糞便和植物秸稈等以快速堆漚出有機肥,果園行間覆草等等,都是切實可行的措施。 對于農民,種地不是看誰家的莊稼長得好看,而是能否更輕松省力且持續地好收成,把精力放在農事管理之前的準備上,遠比作物出現問題以后再費時費力的打藥施肥更經濟且更有效,這筆賬其實并不難算; 對于經銷商,賣產品賺差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正確引導農民科學管理土壤和作物,幫了農民樹了口碑,等同于創造了良好的營銷氛圍,目前困擾著眾多農資經銷商的賒欠、竄貨等問題,也就會隨著自己在農民心目中的信任度和依賴度的增加而逐漸化解。 2、適時使用,注意方法:有機質在土壤中發揮作用,會受土壤溫度和其它生態條件的影響,所以,有機肥不能想啥時候用就可以用,想咋用就咋用。原則上,有機肥的使用要和根系吸收營養的高峰期,也就是根系快速生長時期,有一個10天以上的提前期,比如,對于大棚黃瓜,除了底施有機肥之外,在結瓜盛期之前施用有機肥,可以延緩黃瓜植株的衰老,延長結瓜期;對于多年生的果樹,春季萌芽的時候,由于天然溫度偏低,此時施用有機肥并不合適,在上一年度的秋季,一年中第二個根系生長高峰來臨之前施用最佳。溝施、穴施為宜,不能直接撒在地表,施用的位置應該和根系有一定的距離,而非直接施用在根上。施用后最好澆一遍水。 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中各有益生物菌種類及其數量,也是一項不錯的措施,但目前國內生物菌肥的品牌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需要注意甄選。除了有必要注意生物菌肥的一些常識性技術細節之外,如果土壤性狀已經惡化,施用生物菌肥之前,或同時,應該做好減肥、改土等措施,否則,有再多的有益菌補充進土壤中以后,也很難生存和繁衍,不能達到修復土壤的目的。 三、平衡施肥:當前我國的土壤性狀之所以不斷惡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農民在施肥的時候,頻繁、加量使用能夠使作物外觀看似生長茂盛的肥料。比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看重,碳銨和尿素為主的,氮肥;在九十年代,看重磷酸二銨;目前,一些蔬菜種植區域又開始濫用鉀肥和有機肥。這種主觀上的隨意性,造成行為上的肥料濫用。平衡施肥也就更加重要,但也要了解平衡誰,怎樣平衡。 1、平衡產量和施肥量: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施肥量可以提升產量,但超過限度以后,繼續增加施肥量,不但增產幅度不會提升,投入產出比會明顯下降,土壤承受能力受損。所以施肥量要和作物的產量平衡,不宜隨意增加施肥量。至于一種作物到底需要多少施肥量,其實有很多這樣的數據可查。依此數據,再根據生產經驗,就可以找到大致的施肥量。比如,每生產1000公斤黃瓜需要2.8~3.2公斤氮,1.2~1.8公斤五氧化二磷,3.6~4.4公斤氧化鉀,2.9~3.9公斤氧化鈣,0.6~0.8公斤氧化鎂等,其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是1:0.5:1.4。但不同生育時期對這幾種礦質營養的吸收量及其比例不同。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黃瓜在定植后的幼苗期需肥量很少,甩蔓發棵期開始增加,進入結果期迅猛增加,結果盛期達到最大值,在這20天以上的時間內,占吸氮總量的50%,吸磷總量的47%,吸鉀總量的48%。黃瓜是淺根系作物,但也是高產出多次采摘的蔬菜。使其追肥次數比較多,每次施肥的量不宜大。 因此,再根據土壤性狀、季節、往年施肥量和產量等,綜合分析評估。在黃瓜定植之前我們可以算出大致的施肥量,以及底肥的種類和數量,每次追肥的時期、肥料種類及其數量等等。 最好是每年每次施肥和采摘瓜條有一個詳細的記錄和分析。時間長了,就會找到最佳施肥量。 2、平衡有機肥和化肥: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土壤中的有機質實際上總是處于一個動態平衡中,當通透性比較好的時候,以分解為主,有機質中的礦質營養釋放速率高,當土壤含水量較大的時候,以固氮或合成為主,保肥能力好一些。而所有的這一切生化反應,都是由微生物來完成的,微生物的活動又受土壤溫度、水分、PH值等因素制約,尤其是土壤有機質的碳氮比,應該以20:1為宜。使用大量的有機肥,必然會增加土壤中碳的比例,碳多,意味著給微生物提供的能量多,也就需要有更多的氮營養來平衡。所以,施用有機肥的同時,要根據有機肥原材料的碳氮比,適度的增施氮肥,以玉米、小麥秸稈為主的有機肥,含碳多,氮肥要多補充一些,以豆餅、雞糞為主的有機肥含碳少,就不用或少補充一些氮肥。這樣有機肥和化肥在量上有一個平衡,才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也就可以更好的維護土壤生態和營養。并不是有機肥施用量越大就會越好。 3、平衡土壤施肥和葉面營養補充:根系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給土壤施肥,相當于我們吃正餐,很有必要。但通過葉面噴施補充一些微量元素,有時候更有效。比如膨果期補充鈣和硼,此時的根系吸收能力已經很差,但果實發育需要鈣和硼的參與,葉面補充就是最佳措施了。一些果樹,春季萌芽的時候,急需鋅的支持,但此時根系吸收能力也較差,鋅在植物體內輸送地又很慢,直接噴施含鋅的葉面肥就很有必要。 四、誘導土壤自我修復:植物營養吸收和生長,與根的發育有直接關系,而根的生長與土壤性質息息相關。所以,維護和改善土壤性狀非常必要。我國很早就重視土壤性狀的維護,土壤修復也提了很多年,但結果是土壤性狀越來越差。究其原因,就是在農事管理和土壤維護上的不平衡所致。 因此,土壤修復的核心就是回歸自然平衡態。而土壤生態平衡的執行者是土壤微生物,土壤修復實際上也是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 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促進土壤微生物類群及其活躍性,有多項措施,其中包括給土壤適量補充微生物誘導激活物質。這類物質既不施肥,也不是藥,在量上很小,在質上活性很強,一畝地200毫升即可。它是利用海藻提取物中的次生代謝產物,氨基酸、維生素、酶類、多元酚類等等,刺激微生物的繁衍和根的生長,利用腐殖酸發酵物質絡合土壤中礦質元素,增加土壤團聚體,也就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既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也利于根系的生長。這些物質協同作用,平衡土壤生態中各種因素,再結合上述其它措施的合理實施,就會逐漸誘導土壤回歸自然平衡,達到我們修復土壤,促進植物健康生長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茄子菌核病的癥狀表現、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如何應對花生莖腐病 |
防治甘草常見病怎樣用藥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