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資人拒絕賒銷,做商人不要傷人!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5-17 9:19:00 |
夏天,是火熱的季節,是茁壯成長的季節,每一片翠綠的顏色,都是一個豐收的期望。農資經銷商也是這樣,他們期待在夏天里蛻變,在夏天的火熱中擺脫舊疾。然而去年冬天留下來的傷痛,依然沒有結疤。那些在外漂泊的貨款,就像是嫁到女方家的孩子,名義上還是你的,至于什么時候能回來,那得取決于女方家人的態度。 有人為此勃然大怒,咋啦?我自家的孩子俺還作不了主嗎?對,你就作不了主,這是個男卑女尊的時代,沒有點魄力,你所能做的,只能是屈服和順從。 是啊,更多的人選擇了順從,他們感覺賒銷就是對用戶的一種尊重。辛辛苦苦為農戶裝好化肥、配好農藥,農戶摸兜的動作還沒遲疑一下,豪爽的農資人就大手一揮,“農資先拉走吧,我先給你記賬上,回頭有錢再給吧,就咱們這關系,有錢沒錢也得讓你用上農資。” 農戶心想:“這老板是咋啦,嫌我沒錢是不是,剛才掏錢的時候,肚子里有股氣體要出來,我差點沒憋住。賣農藥的不都嚷嚷著不賺錢、不賒賬了嗎,咋還濤聲依舊呢?” 截止今日,我們當地農資界,特別是大田區的農資零售店,沒有收上來的欠款多則一百多萬,少的也有幾十萬。 這種現象在往年并不多見,有位老板說,往年也是拼命地賒賬,但到年底也能要個八九不離十,也不知道去年咋啦,農民就是不還錢,咱干農資的賒賬,連個欠條也沒讓用戶打,都是自己在本子上記個流水賬,就是遇到賴賬的,去起訴他們都沒有依據。 夜路走得多了就會遇見鬼,即使只是人嚇人,也能把人嚇個半死。避免恐懼的辦法就是杜絕恐懼,夜路走多了,光明正大的行走就不習慣了? 所以,杜絕賒銷的前提,是先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很多農資人總怕因此得罪了客戶,我不賒別家還賒,我的客戶立即就變成了別人的客戶了。 蘆廟鎮的萬紅斌老板說:“什么是你的客戶?客戶從來都不屬于哪一個人,他們都是流動的,現如今哪里有什么鐵桿客戶,街上有位同行的親大爺,都是繞過他的農資店跑到我這里來買,為啥?沒有我配藥到位唄,我配一次藥,絕對能讓用戶看到效果,這就是吸引農戶的本錢。就像玩頭條吸粉一樣,你只有自己寫足夠精彩,才能吸引到大批粉絲,靠花拳繡腿吸引的粉絲,也不會穩固。 我做生意的方式就是堅持原則——違背良心的事不做、質量不放心的產品不做、冤大頭的事兒也不做。 為啥呢,有很多農民趕集,都是先逛集市逛超市,買吃的買喝的,一圈下來錢也花差不多了。臨回家的時候再來買農資,因為他們知道,無論兜里有錢沒錢,都是可以購買農資的。 如今的農民都形成了這樣的心態,想改變是不是很難?但難也要改變。第一步我先拿信譽不良的用戶下手,對于那些還賬磨磨蹭蹭的、拿藥害和產量為借口不想還清的、有錢喝酒沒錢還賬的農戶,今后再來我這里買農資,不擺上現金就沒有交易的可能了。 對于那些信譽好的客戶,也要引導他們養成現款購買的習慣,說到底,農民并不是沒有錢購買農資,而是同行間的惡性競爭養成了他們的壞習慣。 對于這樣的客戶,凡是現錢購買的,都有不同的優惠方式對待,比如化肥,賒賬160元/袋,現款150元/袋,鄉下人掙每一分錢都是不容易的,十塊錢當然有誘惑力了,給錢就給錢吧,又不是沒有。 萬老板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如今已經做到了基本上不賒賬,生意反而越來越好了。農民之間也相互交流,“蘆廟有個賣農藥的叫萬紅斌,人家是真牛,別人都是送貨上門還不要錢,他居然不讓欠賬。不過還別說,人家的農資就是好,如今咱也不差那點小錢,買農資就是圖買個踏實不是嗎?農資不值錢,咱的力氣值錢呀。” 有很多陌生的農戶,都是因為好奇心跑到這里來嘗試一下的,結果就變成了他的粉絲。都說同行是冤家,當地集市上大大小小也分布了十幾家農資店,明爭暗斗的競爭也是有的。可萬老板不這么想,他說如今都什么年代了,我們農資人不能還停留在往日的那種舊思維舊模式上。 大家應該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才是,前幾天,我邀請了街上的同行們,一起到飯店里坐了一下,共同探討今后的發展思路,最主要的還是要統一思想,做到大家都不賒銷,現款之路才能加速實現。 如今,大家都體驗到了賒銷的切膚之痛,現款銷售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特別是對于各自用戶中的“黑名單”的分享,更是讓那些沒有信譽的農民,在整條街上都不可能再賒銷到農資。 萬老板最后說:“做生意,要商量著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人,對同行或者對用戶,都有商量的余地,而不是一味的被動和屈從。 不改變,還循規蹈矩地走老路子,那不是商人,而是傷人。 |
![]() |
![]() |
相關閱讀 |
銷售就是論功勞不論苦勞! |
農資電商,互聯網改變著農資圈 |
促成客戶買單的技巧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