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5-25 14:27:00 |
冬瓜又叫枕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皮、肉、籽、瓤都有藥用價值,而且可以作為蔬菜產品進行食用,其市場需求近年來在不斷增加。因此,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冬瓜。那么,冬瓜什么時間種植呢?冬瓜種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冬瓜種植時間 春植播期一般為12月至次年3月,秋植播期為6-7月。 廣州地區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兩季,以春植較多,一般在1-2月播種。在采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氣濕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后(7月上、中旬)播種。 河南地區種植冬瓜的時間:一般春季氣溫在20℃以上,陽光充足即可播種。8~10月份可收獲。冬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喜溫耐熱品種。冬瓜成熟的季節跟種植的時間是分不開的。春天播種,秋天收獲。 冬瓜的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種。 1、地冬瓜 植株爬地生長,株行距較稀,一般每畝種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較粗放,莖蔓基本上放任生長或結果前摘除側蔓,結果后任意生長。其優點是花工少,成本較低。缺點是瓜型欠佳,經常扶瓜;否則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破損,影響耐貯性;光能利用低,結果大小不均勻,單位面積產量較低。該方式只適用于島內銷售的灰皮冬瓜品種,而對于商品性要求較高的北運或出口品種:如,“青皮冬”、“黑皮冬”和“青雜1號”則不適用。 2、棚冬瓜 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寬250-300厘米。海南瓜農一般采用矮棚方式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側蔓,上棚以后莖蔓任意生長。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實大小比較均勻,單位面積產量一般比地冬瓜高,但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積,不利密植,一般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間套種,不能充分利用空間,且搭棚材料多,成本高。近年來,為省材料、省成本和省工,開始推廣一種改良式的網棚架:即,先用木樁、鐵絲搭一個基本棚架,再覆處編織好氟龍絲網。尼龍網最少可使用三造,搭架非常方便省工。 3、架冬瓜 支架的形式有多種。有“一條龍”:即,每株一樁,在130-150厘米高處,用橫竹連貫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龍眼”和“四星鼓架龍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橫竹連貫固定,一株一個鼓架。架冬瓜形式雖多種多樣,但都結合植株調整,較好地利用空間,提高座果率并使果實大小均勻,有利于提高產量與質量;也利于間套作,增加復種次數;而又比棚冬瓜節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條件下,架冬瓜是三種栽培方式中比較合理、比較科學的一種方式。 冬瓜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 種植冬瓜應選擇排水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前作為三年以上未種瓜類作物的田塊,而前作為水稻更佳。 2、適時播種 廣州地區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兩季,以春植較多,一般在1-2月播種。在采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故近年多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氣濕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后(7月上、中旬)播種。 3、培育壯苗 (1)培育無病壯苗必須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處理: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然后用清水洗凈,再用50℃溫水加新高脂膜浸種3小時,經清水洗凈無異味后用干凈紗布或薄毛巾包好,置于30℃下催芽,待種子露芽3-5毫米即可播種。 (2)培育無病壯苗多采用營養杯(袋)保溫育苗:采用口徑10cm×10cm以上的營養杯(袋),點種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溫育苗。 育苗期間除保持苗床濕潤外,還可噴灑普力克水劑和阿維菌素預防猝倒病和斑潛病蟲害,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秋植冬瓜多采用浸種催芽后直播大田。 4、定植 冬瓜用營養杯(袋)保溫育苗,苗期可長些,幼苗具3-5片真葉才定植。定植時間根據氣溫情況來定,廣州地區可在2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植地犁耙后按1.7米(包溝)起畦,畦高0.5米,寬1.2米,每畝畦面全層撒施磷肥50-75公斤,在畦中央開深溝埋堆漚過家禽糞肥1000-1500公斤。植前穴施1:100倍多菌靈混土防病,單行植,株距0.65米,畝植約600株。 5、搭架、整蔓、留瓜 冬瓜搭架、整蔓是冬瓜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搭架形式一般采用三星鼓架龍根。當瓜蔓長至60厘米時,讓主蔓在自己鼓架周圍貼地盤繞,并結合壓蔓固定生長方向。瓜蔓長至18節時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座果前后均摘除全部側蔓,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葉打頂。冬瓜留瓜節位與果實大小有一定關系,留瓜節位應在23-25節之間,其中以25-30節位的瓜最大。為了提早上市,也可在19-20節留瓜,但產量較低。為提高座果率,減少"空藤",有必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及時防治影響座果的瓜實蠅(針蜂)和薊馬。 6、肥水管理 冬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水量較大。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很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開花結果特別在結果以后需要充足的肥水。追肥數量上,引蔓上架前占施肥總量的30%-40%,授粉至吊瓜占60%-70%,采收前20天應停止施肥。一般幼苗期薄水薄肥促苗生長,抽蔓至座果肥水不宜多,要適當控制,以利座果。選定瓜后肥水要充足,以促進果實膨大,應在15-25天內連續追施2-3次重肥,每次追施進口復合肥15-25公斤,并配合淋水,晴天可放半溝水。大雨前后要避免施肥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病害。 7、適時采收 冬瓜以老瓜耐貯運,食味佳,在座果后45天左右,瓜皮發亮墨綠色,而植株大部分葉片保持青綠而未枯黃,選擇晴天的上午采收。但也可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適當提前采收上市。 |
![]() |
![]() |
相關閱讀 |
夏玉米苗期管理好促高產 |
玉米高光效栽培技術 |
秋冬季黃心芹栽培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