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表明,當今人類的疾病有90%以上與中微量元素的失調有關,農作物微量元素的缺乏是人體微量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作物中微量營養元素的缺乏,是可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和畜禽的健康。比如,糧食籽粒中鋅含量為40~60mg/kg才能滿足人體需要,而目前鋅含量只有10~30mg/kg。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需求量很低,但其作用卻非常大,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達到14種之多。如:“錳”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細胞增殖,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殺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細胞的生存率。“鋅”是直接參與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關元素,因為鋅有免疫功能,故白血球中的鋅含量比紅血球高25倍,缺鋅可使兒童產生厭食、發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癥狀,中老年人則表現為視力減退、易患白內障及黃斑病等。“鍶、鉻”可預防高血壓,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膽石。“碘”能治甲狀腺腫、動脈硬化,提高智力和性功能。“硒”是免疫系統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缺鐵可導致貧血癥狀的發生,尤以兒童及孕婦更為常見,不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兒童的智力、行為以及對疾病的抵抗力。缺鈣可使兒童骨骼變形,發育不良,老年人骨質疏松,免疫力下降,缺鎂容易引起痙攣等。
人類和畜禽不能在體內合成與生命活動有關的中、微量營養元素,這些元素大部分需要由食物提供,作物內礦質元素含量不足,可直接影響人畜的吸收。研究表明,通過施肥來提高作物礦質含量的方法來補充人畜營養,其效果明顯優于直接對人畜補充無機鹽溶液。中國人的中、微量元素缺乏情況相當嚴重,合理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既可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也可以達到增加人畜營養的目的,甚至可明顯改善一些典型地方病的治療效果,中、微量元素營養調控已成為現代高效集約化農業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之一。
眾所周知,精準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精準施肥就是要做到養分高效利用。比如,硼肥的高效利用就是精準肥技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農民,目前基本都是經驗種田,隨著精準農業的發展,應發展成為知識農業、定量農業。中微量元素發展過程中,需要提醒的是,中微量元素除硼、氯外幾乎都是重金屬,適量和過度的數量差異很小。比如硼肥,合適的數量是0.2~0.5公斤/畝,而且間隔1~2年施用一次,用1公斤/畝就有可能產生毒害,施用過度就會對作物、人畜產生毒害或者污染土壤,治理起來要比大量元素困難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