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些不“入流”的殺蟲劑,真不是“草根一族”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6-6 10:53:00 |
在殺蟲劑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新煙堿類、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苯甲酰脲類等化學結構類型,但就有一些產品不能歸于這些組合中,于是它們建立了“其他類”殺蟲劑(以下簡稱“其他殺蟲劑”)的大家庭。這些產品似乎不“入流”,但真不是“草根一族”。 1、氯蟲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在其他殺蟲劑中,排在首位的是來自杜邦公司的氯蟲苯甲酰胺(商標名Rynaxypyr)。這是一個高活性的鱗翅目害蟲等的殺蟲劑,為魚尼丁受體作用劑。2008年首次上市,用于水稻、果樹和蔬菜。氯蟲苯甲酰胺現已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銷售,幾乎覆蓋了所有主要市場。大豆是氯蟲苯甲酰胺的重要作物市場,果蔬排在其后;另外,該產品在棉花和水稻上也斬獲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杜邦與先正達已達成協議,杜邦授權先正達將氯蟲苯甲酰胺用于復配產品及非作物市場。先正達不僅開發了氯蟲苯甲酰胺的許多復配產品,如與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維菌素等的復配產品;而且上市了多個基于氯蟲苯甲酰胺的產品,用于草坪和白蟻防治。 作為種子處理劑,氯蟲苯甲酰胺已在美國登記,用于水稻、玉米和大豆;在意大利登記,用于水稻。在日本,北興公司銷售氯蟲苯甲酰與烯丙苯噻唑的復配產品Dr Oryze-Ferterra,用于水稻;在印度,Dhanuka Agritech于2015年上市了該產品,用于多種作物,商品名為Cover。愛利思達生命科學公司(現歸于Platform Speciality Products公司旗下)在緬甸銷售基于氯蟲苯甲酰胺的產品Prevathon。由于巴西市場的進一步推廣等,2014年,氯蟲苯甲酰胺的全球銷售額再度大幅增長,達14.8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6.4%。具有優秀的市場成長性。這一年,杜邦氯蟲苯甲酰胺的銷售額為12.0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81.1%。 2、氟蟲腈(fipronil) 1993年,羅納-普朗克公司將氟蟲腈帶到市場。后來,由于拜耳收購安萬特,將氟蟲腈的絕大多數權利剝離給了巴斯夫公司。 氟蟲腈最初在東亞上市,用于水稻�,F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銷售,用于100多種作物上。其中,大豆、甘蔗、水稻、果蔬和玉米是其最重要的作物市場。氟蟲腈通過阻塞昆蟲神經系統中γ-氨基丁酸(GABA)調節的氯離子通道而發揮藥效。氟蟲腈既可用于種子處理,也可用于葉面噴霧和土壤處理。在水稻上(中國已禁止氟蟲腈用于水稻),氟蟲腈用于防治褐飛虱、稻水象甲、潛葉蛾、稻縱卷葉螟和螟蟲等。2013年12月,氟蟲腈在歐盟市場作為種子處理劑在蜜蜂敏感作物上的使用被中止,中止期兩年。氟蟲腈還遭遇到來自非專利產品的競爭,如2011年,馬克西姆-阿甘獲得了氟蟲腈在美國的首個非專利產品的登記,加盟氟蟲腈的市場競爭。 1996年,氟蟲腈在美國首獲登記;1997年底,氟蟲腈在美國登記防治玉米根蟲。在玉米上,氟蟲腈通過土壤處理,有效防治根蟲、金針蟲和白蟻等。最近氟蟲腈用于土壤處理和種子處理的顆粒劑上市,如2009年在巴西上市了氟蟲腈與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甲基硫菌靈(thiophanate)的復配種子處理劑。2014年,氟蟲腈的全球銷售額為5.9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3%。這一年,巴斯夫氟蟲腈的銷售額為4.80億美元,代表了全球市場的81.4%。 3、氟苯蟲酰胺(flubendiamide) 氟苯蟲酰胺是由日本農藥株式會社與拜耳作物科學公司聯合開發的雙酰胺類殺蟲劑。2007年首次上市,用于棉花、果樹、蔬菜和許多其他作物。巴西大豆是其重要作物市場之一。與氯蟲苯甲酰胺一樣,氟苯蟲酰胺亦為魚尼丁受體作用劑。氟苯蟲酰胺可用于許多一年生和多年生作物,特別是蔬菜、果樹、大豆、棉花、玉米和茶樹等,防治廣譜鱗翅目害蟲,對幼蟲階段的害蟲效果尤佳。 日本農藥已經在日本和泰國等上市了氟苯蟲酰胺;拜耳則在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菲律賓、智利、哥倫比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上市了氟苯蟲酰胺,商品名為Belt、Fenos和Fame等。兩公司皆已在中國市場銷售基于氟苯蟲酰胺的產品。2007年,氟苯蟲酰胺在印度獲準登記,由印度Rallis公司銷售,商品名為Fame。受益于在巴西市場用于防治棉鈴蟲(Helicoverpa),2014年,氟苯蟲酰胺的全球銷售額增長迅速,達5.3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7.7%。其中,拜耳氟苯蟲酰胺的銷售額為4.65億美元,代表了全球市場的87.7%。氟苯蟲酰胺市場成長性相當好。 4、螺蟲乙酯(spirotetramat) 螺蟲乙酯由拜耳公司開發,2008年上市,是環狀酮-烯醇或螺環季酮酸類化合物中第1個廣譜刺吸式口器害蟲殺蟲劑(之前的兩個同類產品螺螨酯和螺甲螨酯皆為殺螨劑),是迄今唯一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活性的現代殺蟲殺螨劑。螺蟲乙酯為脂質(脂肪酸)生物合成抑制劑,從而對幼蟲階段的刺吸式口器害蟲特別有效。螺蟲乙酯可用于許多作物,如棉花、大豆、葡萄和果蔬等;具有廣泛的殺蟲譜,防治對象包括蚜蟲、粉虱、介殼蟲和粉蚧等。 2007年,螺蟲乙酯首次在突尼斯取得登記;2008年在美國和加拿大登記;繼而在日本、中國、哥倫比亞、墨西哥、土耳其、新西蘭、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登記;2013年,螺蟲乙酯作為新有效成分在歐盟獲準正式登記,2014年5月1日被列入歐盟農藥登記條例附錄1。螺蟲乙酯擁有很大的商品化潛力,尤其是新煙堿類殺蟲劑在歐盟有可能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或將為螺蟲乙酯騰出一部分市場空間。 2014年,螺蟲乙酯的全球銷售額為1.9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0.3%。其市場成長性非常好。螺蟲乙酯仍為專利保護產品,其在歐洲、美國和中國的化合物專利都將于2017年7月才到期。所以,在沒有授權銷售的情況下,2014年螺蟲乙酯的全球銷售額亦為拜耳該產品的銷售額,即1.90億美元。 5、茚蟲威(indoxacarb) 茚蟲威為廣譜鱗翅目害蟲殺蟲劑,由杜邦公司開發,1999年首次上市。茚蟲威通過阻塞昆蟲神經細胞中電壓門鈉通道,導致昆蟲麻痹而死亡。該產品主要應用于果蔬、棉花和葡萄等作物。茚蟲威在日本市場由組合化學和三共銷售,商品名為Tornado;亦已在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上市,用于葡萄和番茄;在非洲上市,用于棉花。2011年,茚蟲威在美國登記,用于棉花、果樹和蔬菜;在德國和奧地利登記,用于葡萄、蕓苔和梨果。 2003年,茚蟲威在印度上市,在棉花市場被廣泛接受,一度成為銷售額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隨著印度棉花蟲害發生減輕、來自非專利產品的競爭、Bt棉種植面積的擴大以及來自氯蟲苯甲酰胺的競爭等,又限制了茚蟲威在棉花上的銷售額增長。不過,茚蟲威在印度其他作物上的使用增加。茚蟲威與氯蟲苯甲酰胺、滅多威等一道,成為杜邦防治鱗翅目害蟲產品中的重要成員。2012年,先正達收購了杜邦的專用產品業務,其中包括茚蟲威產品Advion。2013年,杜邦與愛利思達達成合作協議,在緬甸銷售茚蟲威和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現已在全球超過75個國家上市。2014年,茚蟲威的全球銷售額為1.85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3%。這一年,杜邦茚蟲威的全球銷售額為1.5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81.1%。 6、吡蚜酮(pymetrozine) 吡蚜酮于1994年由諾華(現先正達)公司上市,商品名為Chess。吡蚜酮為殺蚜劑,并對早期生長階段的粉虱和飛虱有一定的防效。該產品繼1998年在日本上市后,1999年在美國獲準登記,2000年在歐洲取得登記。吡蚜酮的市場受益于其內吸作用及其不同于新煙堿類殺蟲劑的作用機理。其主要市場來自于中國、德國、法國和泰國等。2014年,吡蚜酮的全球銷售額為1.4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5%。其市場成長性很好。 7、蟲螨腈(chlorfenapyr) 蟲螨腈是氰胺(現巴斯夫)公司開發的吡咯類殺蟲劑,1996年首次上市,商品名為Pirate。蟲螨腈為線粒體解耦聯劑,具有殺蟲、殺螨活性。 1996年,日本農藥株式會社首次在日本登記了蟲螨腈,日本曹達和組合化學參與銷售,商品名為Kotetsu,用于蔬菜和蘋果樹。在其他市場,蟲螨腈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和棉鈴蟲等,用于棉花上的商品名為Pirate,用于蔬菜上的商品名為Alert。蟲螨腈的市場主要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在美國也已取得登記,不再在歐盟繼續用于作物市場。然而,蟲螨腈在美國作為殺白蟻劑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巴斯夫也正在開發該產品,用于瘧疾預防。 近年來,蟲螨腈的銷售額相對穩定。2014年,其全球銷售額為0.9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7%。其中,巴斯夫2014年蟲螨腈的銷售額為0.7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77.8%。 8、氟啶蟲胺腈(sulfoxaflor) 2012年,陶氏益農在韓國、巴拿馬、印度尼西亞、危地馬拉和越南上市了氟啶蟲胺腈(商品名Isoclast)。2013年,氟啶蟲胺腈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登記,用于棉花、油菜、大豆和谷物等許多作物,商品名為Closer和Transform。氟啶蟲胺腈具有新穎的作用機理,其為昆蟲神經系統中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氟啶蟲胺腈廣譜,可有效防治取食汁液害蟲,如蚜蟲、粉虱和飛虱等。2011年,陶氏益農投資1,400萬美元,擴大其密歇根生產廠氟啶蟲胺腈的生產能力。 氟啶蟲胺腈自上市以來,其銷售額強勁增長。2014年,即氟啶蟲胺腈上市的第3個全年,其全球銷售額達0.90億美元。這也是陶氏益農氟啶蟲胺腈的全球銷售額。然而,2015年,考慮到對蜜蜂的潛在風險,美國環保署(EPA)取消了氟啶蟲胺腈在該國的登記。陶氏益農則希望,EPA能重新評估氟啶蟲胺腈產品的在美登記,以滿足種植者對破壞性害蟲的防治需要。 9、氰氟蟲腙(metaflumizone) 氰氟蟲腙由日本農藥株式會社與巴斯夫公司共同開發,防治蔬菜、馬鈴薯、棉花和許多其他作物上的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與茚蟲威一樣,氰氟蟲腙也通過阻塞昆蟲神經系統中電壓門鈉通道,導致昆蟲麻痹而死亡。2007年,氰氟蟲腙首先在德國上市,用于許多作物,商品名為Alverde;2008年,在奧地利、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美國上市;2009年,在智利、希臘和意大利上市;同年,在日本上市,商品名為Accel,防治甘藍上的小菜蛾。 2012年,氰氟蟲腙在美國取得登記,用于柑橘、堅果、葡萄、不結實梨果和核果等。同年,在西班牙獲準登記。2014年,氰氟蟲腙在歐盟獲得登記,登記有效期起始于2015年1月1日。 2007年,Wyeth上市了氰氟蟲腙,用于動物健康。氰氟蟲腙不僅可用于動物健康,防治跳蚤等;而且可作為火蟻餌劑,用于草坪和觀賞植物。2014年,氰氟蟲腙的全球銷售額為0.85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3.6%,其市場成長性非常好。其中,巴斯夫氰氟蟲腙2014年的銷售額為0.70億美元,占據了全球市場的82.4%。 10、乙蟲腈(ethiprole) 2005年,拜耳在日本上市了氟蟲腈的同類產品乙蟲腈(兩產品僅相差一個取代基,純屬嫡親兄弟),用于水稻;繼而于2007年在巴西上市,用于甘蔗和水稻。甘蔗和水稻因此而成為乙蟲腈最重要的作物市場。乙蟲腈可有效防治包括蚜蟲、褐飛虱、薊馬和蝽象等在內的許多害蟲。2003年,巴斯夫獲得了乙蟲腈在歐洲市場的開發權。 2014年,乙蟲腈的全球銷售額為0.80億美元;2009—201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6.2%。其市場成長性很好。其中,拜耳2014年乙蟲腈的銷售額為0.60億美元,代表了全球市場的75.0%。 |
![]() |
![]() |
相關閱讀 |
2015年1-8月國內殺菌劑原藥產量分析 |
2015年農藥進出口形勢分析座談會召開 |
五種農藥即將退出市場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