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新型肥料市場熱點分析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6-15 9:34:00 |
從氮、磷、鉀及復合肥走勢來看,波動幅度有逐步收窄的跡象,尤其在磷酸一銨和鉀肥方面,部分市場人士已認為觸底,即便繼續下調,空間也比較有限。因環保檢查的不確定性,企業提前備貨意向增強。故其實從5月中旬開始,也有部分復合肥企業開始分批購進,以為秋季肥生產做準備。 對于新型肥料來講,5月份新型肥料市場熱點如下: (一)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農用化工行業最大最完整的研發平臺正式面世 5月10日上午,中化國際歷時兩年多建設的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隆重揭牌,這標志著中國化工行業又一重量級“智庫”的誕生,同時也宣告我國農用化工行業最大最完整的研發平臺正式面世。中化國際科創中心專注于化工新材料、農藥劑型等方面的研究,中化國際將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中國精細化工的“智庫”。 (二)國務院再推三大涉企減負政策 5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降低物流用能成本,為企業減負助力,一年將減輕企業負擔約1200億元。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會議確定,在落實好前期已出臺涉企減負政策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費措施。一是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取消電網公司向鐵路運輸企業收取的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等額下浮鐵路貨物運價。二是推進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合理降低輸配電價格:擴大發電企業和用戶直接交易規模,調整電價結構。三是減少經營服務性收費。 (三)有機肥不能完全替代化肥 5月15日在德州召開的化肥減施增效示范現場會上,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肥料與施肥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趙秉強介紹,有機肥和化肥等氮量投入后,有機肥所引起的環境問題顯著小于化肥,但由于有機肥供氮能力較化肥低,因此,以有機肥100%替代化肥后,糧食增產效果較弱,冬小麥要達到等量化肥增產水平需12年至15年,玉米要達到等量化肥增產水平則需3年至5年。然而,若將有機肥和化肥各以50%的比例配合施用,則糧食的產量和品質則可相當或高于等量化肥,且環境影響降低30%以上,可以兼顧綠色、高產。 (四)工信部:氮肥、磷肥行業擬開展產能置換 5月24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在“2017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表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石化化工行業解決現有矛盾,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的唯一出路。建議市場各方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快新舊動能轉化,促進行業綠色安全發展,推動我國向石化化工強國邁進。 潘愛華表示,石化化工行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從五大方面著力。第一是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其中一大舉措是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在部分行業試點建立產能置換機制,實現行業總產量的等量或者減量置換。為遏制氮肥、磷肥行業產能的盲目擴張,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布局優化,今年將在氮肥、磷肥行業開展產能置換方案的研究,目前已正式委托石化聯合會和石化規劃院研究產能置換的方案。 (五)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糧食連年豐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產品等供給充裕,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化肥、農藥等投入品過量使用,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膜回收率、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偏低,海洋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等問題伴隨而來,成為當前農業生態資源環境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 5月9日在農業部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農膜回收行動和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
相關閱讀 |
今日國內尿素走勢分析 |
環保步伐難以停止,尿素行業是禍是福? |
什么原因導致液氨價格漲勢洶洶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