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農藥熱點產品信息交流會成功召開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8-7 9:40:00 |
8月6日上午,“2017農藥熱點產品信息交流會”火熱繼續。會議由江蘇省農藥協會副秘書長劉利云主持,湖南省農科院植保所劉都才研究員、江蘇澄揚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徐尚成教授、柏亞羅教授以及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藥事業部胡奕俊經理分別作了精彩報告。 稻田雜草抗藥性現狀及藥劑防治選擇 除草劑抗性是當前全球面臨的挑戰,而抗性雜草的治理也是擺在全世界面前的一道難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劉都才研究員在報告中對水稻田抗性雜草發生現狀進行了介紹,并對防治藥劑進行了客觀評價。 劉研究員說,田間抗藥性雜草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2016.3),65個國家,86種作物田,已有249種雜草(144種闊葉雜草和105種單子葉雜草)的467個生物型對25類已知化學除草劑中的22類的160種除草劑產生了抗藥性。我國已有35種雜草(21種雙子葉,14種單子葉)的55個生物型對10類32種化學除草劑產生了抗藥性。如今,我國稻田抗藥性雜草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從公安到南通沿長江1,000公里長縱深100公里的直播稻田是抗藥性雜草的重災區。雙季稻區的湖南、江西、安徽稻田稗草種群對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發生率高,其中對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發生率高達59%。2008—2014年監測結果顯示,在長江流域稻區,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產生高水平抗性的占39.2%,中等水平抗性的占7.8%,低水平抗性的占5.9%。2015年,二氯喹啉酸的抗性稗草迅速擴展到洞庭湖、鄱陽湖、巢湖流域。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對五氟磺草胺抗性監測結果顯示,稻田雜草呈高水平抗性的占29.4%,在湖南沅江草尾監測點的防效僅為8.7%。多抗性/交互抗性稗草的出現也使得五氟磺草胺、雙草醚、二氯喹啉酸、嘧啶肟草醚基本無效。 隨著抗藥性雜草發生面積的迅速擴大,雜草危害加重,嚴重的導致水稻絕收,農民深受其害。而農民為獲得較好防效往往盲目加大除草劑用量,或增加用藥次數,既增加了用藥成本,也因用藥不當而造成藥害事故的發生,同時加大了環境污染風險。劉研究員指出,除草劑品種長期單一使用、抗性風險高的品種大量使用、推薦低劑量使用、直播稻田一年幾次施用除草劑、重苗后除草而輕早期治理等是抗藥性雜草產生的主要原因。 劉研究員在報告中對水稻田雜草的防治藥劑進行了評價。封閉除草劑掃茀特若使用得當,對稗草、千金子防效可達95%以上,此外,還能防除異型莎草、碎米莎草、螢藺、水莧、鯉腸、鴨舌草等。靈斯科系列除草劑可防除水稻田最重要的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對抗性雜草效果好,且對水稻安全,不影響下茬作物,對環境和其他生物友好。當前常用的水稻田莖葉處理除草劑有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雙草醚、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滅草松、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精噁唑禾草靈等。 會上,劉研究員提出了應對雜草抗性的幾點建議:對雜草進行早期治理,降低莖葉處理除草劑的雜草壓力以達到減量增效的目標;使用有效的多作用位點除草劑;輪換使用靶標差異化的除草劑;使用多種耕作方式,以及作物輪作;足量使用藥劑保證整季的雜草防除;加強田間抗性檢測,因地制宜制定雜草治理方案等。 三唑類殺菌劑熱點品種及其共性關鍵技術 深厚的歷史底蘊,堅強的現實擔當,繁盛的家族延綿。三唑類殺菌劑經歷了40余年的應用與發展,如今已擁有30多個系列品種,占據全球殺菌劑市場份額的1/4,廣泛應用于農業、園藝、森林、木材等。江蘇澄揚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徐尚成教授就三唑類殺菌劑熱點品種及其共性關鍵技術與參會嘉賓進行了精彩分享。 徐教授說,三唑類殺菌劑的熱點品種主要有丙硫菌唑、環丙唑醇、葉菌唑、種菌唑等。羰基化合物的環氧化與Chaykovsky反應是三唑類殺菌劑共性關鍵技術之一,環氧化物是三唑類殺菌劑的重要中間體;通過DMSO—Me2SO4锍鹽技術的探索與應用開發,形成了“非二甲硫醚法”DMSO—Me2SO4锍鹽制備并應用于羰基化合物的環氧化新技術,澄揚科技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該項技術的工業化開發。此外,4H-異構體問題與解決途徑也是三唑類殺菌劑共性關鍵技術之一,采用成鹽分離法、蒸餾分離法、結晶分離法對4H-異構體進行分離與產品提純,非三氮唑途徑化學合成法,4H-異構體的異構化與利用是解決4H-異構體問題的主要途徑。 徐教授在報告中強調,三唑類化合物書寫了殺菌劑發展史上的輝煌,如今仍在續寫新的篇章,其研究開發與關鍵技術將后繼勃發、發揚光大。同時,他也希望大家能夠共同挺起三唑殺菌劑穩健發展的脊梁。 專利過期農藥及其重點品種 柏亞羅教授從全球農藥市場有望止跌回穩,非專利農藥是全球農藥市場的主流,創制農藥難度加大、新產品上市數量降低,2015—2020年28個專利過期農藥以及重點品種點評等不同方面就專利過期農藥及其重點品種向參會嘉賓做了詳細介紹。 柏教授統計、分析了先正達、拜耳、巴斯夫、陶氏益農、杜邦等五大跨國公司10強產品銷售額,以及全球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前15強排行榜,指出非專利農藥不僅在五大跨國公司的10強產品中占主導地位,亦是全球農藥市場的主流。 柏教授說,近年來,農藥創制的難度不斷加大,新產品上市數量持續降低。相較于5~10年前,近年成功上市1個新產品所需篩選的化合物數量平均增加14%,從產品的首次合成到首次上市所需的時間平均增加1.5年;因此,1990—2014年間的三大類農藥新有效成分數量顯著下降。 會上,柏教授重點介紹了2015—2020年28個專利過期農藥的歐洲專利、美國專利和中國專利,以及其中19個獲得SPC保護的品種。并對這28個專利過期農藥銷售額、復合年增長率進行了排名。還就其中比較重要的丙硫菌唑、五氟磺草胺、唑啉草酯、螺蟲乙酯、氟苯蟲酰胺等品種,從開發歷程、產品性能、作用機理、應用范圍、銷售市場、登記情況、專利情況及前景預測等不同方面進行了全方位點評。 她說,發現一個新化合物很難,發現一個全新作用機理的化合物更難。所以原創公司往往會精心設計非常全面的保護措施。一個品種除了化合物專利外,還會擁有工藝專利、復配產品專利、登記資料保護,或SPC保護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來對品種延長保護。在限制非專利產品競爭方面,資料保護和專利保護同等重要。如在歐盟和美國,新有效成分的資料保護期都為10年,從而使得許多產品的資料保護時間滯后于專利保護。總之,僅根據有效成分的專利到期時間來決定產品的開發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評估每一個外延的知識產權保護。 農藥熱點品種市場走勢 看眼前,更看長遠。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向廣大農戶和社會各界分享最新的農藥市場資訊,提供可靠專業的農藥原藥供應鏈管理服務。大會上,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藥事業部胡奕俊經理對2017年農藥熱點品種市場走勢作了介紹。 胡經理說,因受終端需求低迷的影響,上游的成本上漲,還未傳導到終端制劑和農產品價格,今年市場中存在短期回調的可能;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農藥原藥和中間體價格也不可能再回到2015/2016年的低點。價格指數分析結果顯示,除草劑中的下跌品種除了草甘膦原藥外,其余品種跌幅較小,而敵草快原藥、滅草松原藥、乙草胺原藥、莠滅凈可濕性粉劑等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漲;殺蟲劑中除殺蟲單原藥外,整體殺蟲劑在今年沒有出現大幅下跌,而漲幅超過10%的品種卻有14個,供應受限是最大的影響因素;2017年至今,殺菌劑和中間體中醚菌酯原藥、三唑酮原藥、戊唑醇原藥、乙基氯化物等大幅走高,主要是供應受限所致,而基礎原材料方面,二甲苯、二甲基亞砜走低,其余產品整體波動盤整。 報告中,胡經理對當前熱點產品的走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說,阿維菌素原藥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的原材料,雖然今年5月以來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出口訂單增多,但因供應受限生產,2個產品出現背離,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一路走高,預計該行情仍會持續。 煙堿類殺蟲劑因CCMP的產能受限,導致下游產能未能放開,預計后期吡蟲啉原藥、啶蟲脒原藥、烯啶蟲胺原藥仍將在高位盤整,不排除仍有上漲的可能。菊酯類殺蟲劑在去年下半年間,因中間體功夫酸、聯苯醇產能受限而出現供應緊張局面,出口行情卻持續走好;而因受到終端市場低迷的影響,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和聯苯菊酯原藥在今年4~5月出現下滑。國內丙溴磷原藥生產在行業競爭中弱于其他原藥品種,毒死蜱原藥生產廠家配套都不齊全,后期乙基氯化物的產能嚴重受限,這將決定后期有機磷市場主要走勢。 草甘膦隨著市場去產能、去庫存的結束在去年下半年迎來爆發式上漲,而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價格在未得到國外訂單支撐的情況有所下滑,但在7月以后因甘氨酸廠家環保限產有所反彈。乙草胺原藥產能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場較為穩定,但在資本介入上游中間體后加速了行業的整合,原藥價格淡季出現不尋常上漲,導致乙草胺原藥價格高位。莠去津原藥上游中間體廠家介入下游競爭,導致從今年開始的市場價格一直壓在低位,這也表示莠去津原藥市場的去產能還未結束。氟磺胺草醚原藥隨著原材料走低,原藥市場逐步走低;但轉基因大豆田草甘膦制劑的抗性導致國外草甘膦復配氟磺胺草醚成為趨勢,帶來了氟磺胺草醚原藥出口的增量,這也是今年原藥市場難得的市場需求拉動的產品之一。 隨著SDHI類殺菌劑、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與三唑類殺菌劑復配的增多,三唑類殺菌劑市場用量逐步提升;上游中水合肼、間二氯苯的成本傳導在苯醚甲環唑原藥和丙環唑原藥上有較為突出表現;苯醚甲環唑的生產步驟更長,關鍵中間體單耗更高,也使得該產品行情波動大于丙環唑原藥。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原藥自從專利到期后,其國內新增產能過多,在終端的推廣一直受限,導致實際用量并未提升;在吡唑醚菌酯原藥進入市場后,也搶占了嘧菌酯原藥較多的市場份額;雖然各地的環保檢查導致上游中間體出現大幅上漲,但需求制約及足夠的產能使得整體價格較為平穩。 前期,烯酰嗎啉原藥在山東先達、江蘇耕耘、江蘇常隆等企業相繼擴產的情況下,市場價格逐步下滑。胡經理強調,即使在2017年的原藥市場大行情中,充足的產能和庫存,終端需求的低迷,都導致市場價格低位盤整。隨著庫存的逐步消化,若后期廠家生產不能及時補充庫存,市場價格必然出現上漲。 在短短1天半的時間里,13位業內專家為參會嘉賓帶來了他們精心準備的13場報告,可謂場場有亮點,報告皆精彩。本次會議內容新穎,信息豐富,亮點突出,參會嘉賓一致認為,會議能夠幫助他們把握行業形勢、政策變化,深入了解熱點產品信息,解決行業難題,促進自身發展等。他們期待,明年的會議更加精彩。 “2017農藥熱點產品信息交流會”已圓滿落幕。本次交流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多方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感謝大家為推動行業發展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讓我們相約2018,共同期待! |
![]() |
![]() |
相關閱讀 |
近期多發!又一農藥店老板成被告 |
農藥企業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重任 |
噁唑酰草胺、氟啶蟲酰胺等74個產品將獲登記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