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疫霉病發病癥狀、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9-21 16:06:00 |
近年來,柑橘疫霉病時有發生,柑橘生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將柑橘疫霉病發病癥狀、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總結如下,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提高種植柑橘的經濟效益。 1、發病癥狀 柑橘疫霉病果實發病稱為褐腐病,樹干發病稱為腳腐病,果實發病時,病斑近圓形,褐色水浸狀、病部質地堅實,病健部分界限分明,濕度大時迅速擴展到全果,有酒味,只侵染白皮層,不爛及果肉,以后呈水浸狀軟腐,果實很快脫落。帶菌果貯藏遇合適條件,發生迅速,傳染快,可引起整個貯藏室果實腐爛,危害十分嚴重[1]。 樹干發病時,一般危害主干的根頸部位,初期呈現黃褐色水漬狀,基部樹皮腐爛,具較強刺鼻酒糟氣味,并流出褐色膠液,氣候干燥時,病斑干裂,天氣潮濕時,病部擴展快、皮層腐爛,并向根頸四周擴展,當根頸腐爛環割整個樹干基部時,引起植株大量異常落葉,嚴重時樹體枯萎死亡。有時根頸部和樹干、枝條無異樣,刨開根系后,可見須根皮層不同程度變褐腐爛,并有魚腥臭味[2-3]。 2、發病特點 2015年疫霉病主要以果實發病為主,腳腐病發病很輕。發病時間集中在9月下旬末期及10月上旬初期,全市各鎮普遍發生疫霉病,果實以近地面處發病最多,密植通風差的老橘園發病嚴重,以早熟宮川為重。 3、發病率情況調查 調查了臨海市東塍鎮小嶺村某橘場,調查其柑橘疫霉病的發生情況,品種為早熟宮川,柑橘樹齡為十年生,栽植密度為1 650株/hm2,取對角線隨機調查橘樹5株,于10月14日調查,拾取發生疫霉病掉地上的病果數計算發病率[病果數/(病果數+樹上好果數)],5株發病率分別為37%、45%、38%、52%、28%。 4、暴發原因分析 4.1 品種抗病能力差 該農戶栽培品種為早熟宮川,臨海市主栽品種為早熟宮川,占柑橘總面積的63%,晚熟以尾張為主,占柑橘總面積的36%,早熟宮川比尾張發病嚴重,成熟期早的發病嚴重,遲熟品種發病輕一般發病率在5%~10%。 4.2 氣候條件適宜病菌繁殖 2015年受到持續低溫陰雨天氣的影響,總體屬于雨水偏多的年份,尤其是9月、10月上旬的溫度偏低,雨日偏多,特別是9月下旬雨偏多,光照不足,果園內濕度較大,此時早熟溫州蜜柑進入成熟期,造成果園內小氣候形成高溫多濕環境,樹體生長旺盛,一些密植果園、老果園通風透光差,非常有利于病菌孢子萌發,侵染為害,造成了柑橘疫霉病大發生。進入10月中旬后天氣以晴天為主,不利于柑橘疫霉病的發生,后期早熟宮川及中遲熟的柑橘發病程度較輕。 5、綜合防治措施 柑橘疫霉病病原主要潛伏于土壤中,因此疫霉病的防治主要從果園防治著手,對該病常發生的橘園,要做好以下幾點。 5.1 加強栽培管理 多施有機肥,以增強樹勢,增強植株抗病性;開挖排水溝,使果園內不積水,低洼地塊的果園,可以筑桔墩。同時果園操作時避免損傷主干,及時除去樹盤內雜草。掛果量大時 用竹竿支撐柑橘枝條,盡可能抬高柑橘枝條[4]。 5.2 鋪設地膜 有條件的地方,在9月開始鋪設反光地膜,以降低病原菌的感染幾率。 5.3 選擇抗病品種 新建果園,選擇抗病品種,這是防治柑橘疫霉病的切實可行措施。種植時先做好規劃,改良土壤,施足有機肥,有條件的采用脫毒營養壯苗,適當稀植,栽900~1 200株/hm2。 5.4 做好病菌防治 冬季要進行清園,剪除病枯枝及拖地枝,清園后噴1次石硫合劑,發現橘樹異常落葉嚴重,樹干有腳腐病的,將腐爛處的皮層、已變色的木質部刮干凈,再在傷口處涂抹藥劑,藥劑可選用殺菌劑或銅制劑等。 5.5 病死樹處理 如樹頸部已完全受害,康復無望,則盡快挖除病死樹,移出果園燒毀,并清除殘根及帶菌土壤。 |
相關閱讀 |
荸薺稈枯病的為害癥狀、發病特點及防控措施 |
玻璃翠葉子為啥發黃及防治措施 |
各種農作物種植時間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