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套袋番茄鐮刀菌果腐病發病情況及防治辦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9-28 17:47:00 |
番茄采用果實套袋栽培后,果實品質沒有明顯改變,且能顯著降低果實表面的農藥殘留,因此越來越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關注,相關研究報道日益增多。但在冬春季節日光溫室中進行番茄果實套袋栽培,容易發生鐮刀菌果腐病。本文就將在田間觀察到的套袋番茄發病情況做一簡要介紹,并根據相關研究成果提出一些防治辦法。 田間發病情況 冬春季節日光溫室中,光照強度弱、相對濕度高,不套袋的番茄也會發生果實鐮刀菌果腐病,但發病果實多為近地面處的第一層果,二層以上果實未發現發病。采用果實套袋栽培時,袋內光照強度更是明顯減弱,相對濕度顯著增加,更易誘發鐮刀菌果腐病,但套不同果袋的發病率不同。 ◎聚乙烯塑料膜袋,袋內相對濕度一般為85%以上,陰天或晚上接近飽和,果實發病率最高。 ◎聚乙烯食品保鮮膜袋,袋內相對濕度變化幅度小,不論晴天還是陰天,袋內濕度都接近飽和,但其發病果率及發病程度都較聚乙烯塑料膜袋低。 ◎紙袋,袋內光強比膜袋內弱,但相對濕度與不套袋的沒有顯著差異,基本不發病。 可見,冬春季?日光溫室中,套袋番茄鐮刀菌果腐病發病的適宜條件為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濕度(85%以上),但在濕度接近完全飽和的環境中反而不易發病,光照強度對發病沒有直接影響。春夏季?進行番茄果實套袋栽培,一般不會發生鐮刀菌果腐病。 番茄鐮刀菌果腐病病原菌為尖孢鐮刀菌,屬于半知菌亞門絲孢綱鐮刀菌屬真菌,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主要為害果實,綠熟果和紅熟果都可發病,但紅熟果發病重。發病初期,大多先在近果柄處形成水漬狀斑點,后逐漸變為淡褐色不定形病斑,其上著生白色棉絮狀霉層,濕度大時產生粉紅色,后期又有黑色小粒點出現,病斑擴展后遍及整個果實。病菌也可從果臍部侵入,有傷口時,多先從傷口處侵入,最后導致果實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 選擇抗性品種。有研究表明,對番茄葉霉病、灰霉病抗性強的品種,同時也抗果腐病,因此可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選擇綜合抗病性強的番茄品種,如“金棚一號”等。 土壤消毒。整地前撤施生石灰,每667m2用量約100kg;或在施基肥的同時,施用硫酸銅,每667m2用量2kg~2.5kg;或在定植時穴施80%重茬寶可濕性粉劑等。 采用高壟覆膜栽培。膜下暗溝灌水方式。這樣可有效降低日光溫室內尤其是近地面層的空氣濕度,同時避免了果實與地面的直接接觸,能有效降低鐮刀菌果腐病的發生。 改進果袋形狀,增孔透氣。套聚乙烯塑料膜袋和食品保鮮膜袋后,番茄果實更易發生鐮刀菌果腐病,主要與袋內相對濕度高有關,因此可在袋體上打些小孔加強通風透氣以降低袋內濕度,從而降低發病率。 選用紙袋進行果實套袋栽培。套紙袋后,番茄果實鐮刀菌果腐病基本不發生,而且果實色澤鮮亮、果實成熟期一致,商品性好,應優先選用。 噴施大蒜粗提液。將新鮮蒜瓣去皮后搗碎,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即制成大蒜粗提液。有試驗表明,4mg/ml的大蒜粗提液即對尖孢鐮刀菌有顯著的抑菌效果,16mg/mI的濃度能極顯著抑制該病原菌的擴散。因此,可在套袋前,直接在番茄果實表面噴施濃度高于4mg/ml的大蒜粗提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番茄果實鐮刀菌果腐病的發生與擴散:若能在套袋后番茄果實生長過程中,將噴壺或噴霧器噴頭伸入袋內再噴施一次,效果應更好。 清潔田園。前茬收獲后,及時把殘枝枯葉清理干凈,并帶出田園深埋或燒毀,以減少帶菌病殘體,降低翌年病菌侵染機會。 |
![]() |
![]() |
相關閱讀 |
大豆病毒病癥狀有哪些?如何防治? |
玉米桃蛀螟有哪些為害癥狀?該怎么防治? |
紫甘薯育苗及苗床管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