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薯莖線蟲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及防治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9-29 16:15:00 |
紅薯莖線蟲病是紅薯生產中出現的一種病害,嚴重影響了紅薯的品質和產量。近年來,其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病田紅薯產量一般減少30%左右,重者可達40%,甚至全田絕收。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紅薯莖線蟲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及防治技術,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防治該病。 1、危害癥狀 紅薯莖線蟲病是一種危險性、毀滅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塊,其次是薯苗和薯蔓,還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爛窖,育苗時導致爛床,一般對薯蔓伸長和薯塊發育無明顯影響。病薯癥狀分為糠心型和裂皮型。 糠心型 由薯苗和種薯帶病,由薯塊頂部發病逐漸向下部或四周發展,先是塊根縱剖面內部呈棉絮狀白色糠道,后期形成褐色糠道,俗稱“糠心”、“糠瓤”。這種薯塊內部雖已毀壞,但外表無變化,只是重量大為減輕,用手指彈有空響。 裂皮型 線蟲用口針刺破外表皮,進入塊根內部危害,初期癥狀肉眼不易看出,開始外皮褪色,不久變青,有的稍有凹陷,有的有小裂口,皮下組織變褐發軟,內呈褐白相間的干腐。在當地主要以糠心型為主,也有兩種類型混合發生。 2、主要傳播途徑 多年重茬使線蟲在土壤里大量積累;貯藏時好薯、病薯相互接觸;病薯混入育苗侵染發病;用病薯、病蔓漚肥或喂豬,再將其糞肥施入地里;澆水、人畜和農具攜帶傳播。 3、綜合防治技術 紅薯莖線蟲病是由一種寄生性莖線蟲侵染引起的。該病原線蟲為細長的蠕蟲狀,蟲體兩端稍尖,長度0.9~1.45毫米,成蟲、幼蟲、卵能在薯塊內越冬,成蟲、幼蟲亦可以在土壤、糞肥中越冬,該蟲不耐高溫,浸入50℃溫水中10分鐘即可死亡98%。該蟲喜潮濕,耐低溫,在-15℃溫度條件下停止活動,但不死亡;該蟲耐干燥,在極干燥環境條件下可存活1年。因此,要想根除該蟲比較困難。要防治紅薯莖線蟲病,可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3.1 實行輪作種植 對紅薯莖線蟲病危害程度嚴重的薯田,可實行輪作,種植耐旱、耐瘠、適應性廣、抗線蟲病的谷子、高梁、油菜等作物。也可退耕還果、還草,發展林果業或畜牧養殖業。 3.2 建立無病留種田 紅薯莖線蟲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靠病薯、病秧。因此,要選擇沒有栽種過紅薯的田塊留種,并采用無病土育苗方法,繁育薯苗,最好種植脫毒薯苗,切斷其薯苗傳播途徑。同時,還要將薯田收刨過程中的病薯、病秧拾凈帶出田外集中燒掉。 3.3 不施帶病蟲的糞肥 帶病蟲的糞肥也是傳播線蟲的重要途徑之一。特別是農家積造的坑肥,常將病殘薯塊丟入坑池堆漚,造成糞肥內線蟲大量積累,通過施肥進行傳播。 3.4 改進種植技術 紅薯莖線蟲發生的最適溫度為25℃,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可有效地提高地溫、減少紅薯莖線蟲病的發生,從而大幅提高紅薯產量,是防治紅薯莖線蟲病的有效方法。 3.5 藥劑防治 防治紅薯莖線蟲病的農藥有甲基異柳磷、呋喃丹、辛硫磷等,以甲基異柳磷的防效較好,其它幾種農藥防治不穩定。最好幾種農藥交替使用,每種農藥使用最多不超過2年。具體使用方法:在栽植紅薯苗時,每667平方米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300克對水750千克左右,每穴澆藥液0.25千克,或用3%呋喃丹顆粒劑每667平方米1.5~2千克施于栽插穴內,或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釋300倍,將薯苗根部立于藥液中,淹沒根部3~4厘米停10分鐘后插栽。 |
![]() |
![]() |
相關閱讀 |
園林植物斑點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
防治蘋果綿蚜的技術要點 |
指天椒螨類的危害特點、特征習性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