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肥市行情起伏較大,尿素市場持續上漲、一銨小幅上揚、二銨高位整理、氯化鉀和硫酸鉀則是一漲一跌、復合肥局部小漲,雖說未有大漲大跌,但總好多前期氯化銨尷尬的處境,價格漲不上去、跌不下來,僵持不斷升溫。

目前市場雖小幅拉漲,但區域差異化明顯。一方面,前期華東地區貨源主要發往山東、河北等地,但環保嚴查下,開工欠佳,局部讓利出貨,目前局部發往東北,出貨稍有好轉;另一方面,華中、西南等地因開工影響,貨緊價揚,價格持續小幅探漲。乘著“金九”的東風,氯化銨市場也算是拉漲成功,后市呢,是否仍可期待?
首先,利好多多。一是,在環保高壓大趨勢下,部分企業裝置運行或將遇阻,為規避風險,東北地區部分企業意向提前備貨,需求較往年提前啟動,局部大量采購小氮肥氯化銨,華東地區局部貨源陸續發往東北。二是,因煤炭供應緊張,煤價持續上漲,短線內仍有上漲空間,相應的成本壓力不斷增加。三是,環保影響下,部分裝置負荷不滿或停車,加之個別裝置出現生產故障或定期檢修,開工維持在7成左右震蕩波動,雖目前純堿行情向好,生產重心偏向純堿,但短線內整體負荷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四是,出口屢創新高,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氛圍,轉移國內供需矛盾。
但眼下利空也不可忽視。一是,雖然東北地區冬儲提前啟動,但海陸聯運的運輸形式下,輻射范圍僅華東地區個別廠家,對整體市場提振有限。二是,秋季肥原料采購掃尾,目前聯堿廠家多執行預收訂單為主,其中不乏部分前期的低價貨源,目前復合肥廠家原料儲備相對充足,近期將難有大量采購,聯堿廠家新單成交將稍顯清淡。三是,去年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同時,農業部提出要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合理調整種植結構,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積極發展大豆生產,受政策影響,東北地區玉米種植面積減少,大豆面積增加,轉為生產經濟作物后,對氮肥的需求量有所減少。
綜合來看,短線內受眾多利好支撐,價格將穩中小幅調整,但長遠來看,利空影響逐步擴大,價格難持續上漲,建議廠家密切關注環保動向,將直接影響市場開工變化及下游需求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