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馬鈴薯施肥技術知識分析總結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0-10 17:53:00
    

    馬鈴薯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既可秋播又可冬春栽培;在蔬菜淡季上市,也是一種很好的蔬菜作物。要實現馬鈴薯高產,除了合理選擇品種和適期播種外,施肥也很關鍵。馬鈴薯在生長期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需肥量較大,必須增加肥料的投入,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底肥與追肥合理搭配。

馬鈴薯施肥技術知識分析總結

    一、重施底肥

    馬鈴薯從出苗至塊莖停止膨大僅80~100天,屬于生育期較短的作物,只有重施底肥才能滿足其對肥料的需要。不論是秋栽還是春種,在任何土壤上要想實現高產,都必須以有機肥為主,同時搭配適量的化學肥料。底肥用量應占施肥總量的3/5~2/3。用腐熟的廄肥、堆肥和人畜糞肥做基肥,一般畝產在2000千克左右時,每畝應施有機肥2000~3000千克、混合無機磷肥(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5~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或草木灰150~200千克,結合做壟溝施或穴施。播種時,每畝施人畜糞尿肥750~1000千克或氮素化肥7.5~10千克,可使出苗迅速整齊而健壯。底肥要施入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既有利于植株吸收,又有利于疏松結薯層,促使多結薯、結大薯。

    二、巧施追肥

    馬鈴薯幼苗出土后,即開始形成和生長匍匐莖,大約20天以后,匍匐莖逐漸膨大形成塊莖,此時是決定多結薯的高產關鍵期,因此必須追好芽、苗肥,促使幼苗生長迅速而整齊,莖葉盡快形成較大的光合面積,擴大有機養料的制造和積累,以利馬鈴薯匍匐莖的迅速增長和塊莖形成。芽、苗肥在齊苗前施用效果最好,一般每畝施稀薄人畜糞水肥750~1000千克,同時根據苗情、底肥用量以及土壤肥瘦情況加適量化學氮肥。現蕾開花期是馬鈴薯地上莖葉迅速生長、地下塊莖大量形成和膨大的時期,需要更多的養分,應重施1次追肥,勤施膨大肥水,以滿足塊莖迅速膨大需要,確保前中期不缺肥,后期不脫肥。這次施肥應以鉀肥為主,配合施氮,一般每畝施糞水1000~1500千克、硫酸鉀10千克。施后培土,以后每隔7天左右追施1次肥水,每畝每次用三元復合肥10千克對清水1500千克澆施蔸邊,連續3~4次。若天氣干旱,需要增加水量,以滿足塊莖膨大期對肥和水的需要。同時注意觀察,發現塊莖露土或表土裂縫,應立即培上土(又稱培第二次土),防止塊莖露土青皮,影響商品性。

馬鈴薯施肥技術知識分析總結

    三、葉面噴肥

    開花以后,植株已封行,一般不宜進行根際追肥。這時根際追肥如果用量掌握不準,在超量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營養生長過盛,出現只長莖葉,地下結薯數明顯減少的現象,導致馬鈴薯產量降低。若種植中、晚熟品種,在盛花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8千克對水50千克噴施葉面,隔7~10天噴第二次,能增產10%~15%;也可以噴1%過磷酸鈣溶液,或0.02%硫酸鉀液, 或0.1%高錳酸鉀液, 隔7~10天噴第二次,不僅有利于提高產量,還能增進塊莖的品質和耐儲性。在?R鈴薯植株生長末期至結薯期,噴施100毫克/升的多效唑溶液,可促進塊莖肥大,提高大中薯比例,增加產量。注意在噴施多效唑藥液時,應均勻地噴在植株的莖葉上。

相關閱讀
蘋果園土肥水管理措施
當歸早期抽薹怎樣預防
蕓苔素內酯的3種誤解、5大作用、5大絕密復配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