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野木瓜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介紹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1-8 16:47:00
    

    野木瓜屬薔薇科木瓜屬灌木叢植物,獨具特色而且極具開發價值。因此,近年來野木瓜種植開始收到很多農戶的青睞。然而,病蟲害的發生給種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就此,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野木瓜病蟲害防治技術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

野木瓜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介紹

    1、葉枯病

    該病由半知菌亞門Septoria SP.真菌引起。6月發生嚴重。病發初期,葉片出現褐色斑點,逐步擴大為黑色多角形病斑,嚴重時密布全葉,導致葉片枯萎,造成早期落葉,影響木瓜生長。

    防治方法:冬季清潔園地,清除枯枝落葉,集中處理,用5 °Bé石硫合劑封園。在病發初期可用1∶1∶100倍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2、輪斑病

    輪斑病(Alternaria mali Roberts),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引起,葉部病斑初為淡褐色小點,后擴大形成明顯輪紋的淡褐色圓斑,高溫潮濕時,葉斑背面出現黑色覆狀物,造成早期落葉,果實染病時,果面產生暗褐色病斑,最后可導致爛果。

    防治方法:冬季及時清掃病葉,結合修枝,剪除樹上病枝殘葉,集中處理。加強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2∶200倍波爾多噴霧防治。

    3、蚜蟲

    俗稱厭、膩蟲,是正安縣野木瓜生產上危害較大的害蟲。主要種類有黃蚜、瘤蚜,主要危害嫩梢、葉片及嫩芽,但危害癥狀不同,其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危害癥狀

    黃蚜屬同翅目蚜科害蟲。1年發生10余代,以5―6月繁殖最快,為害最重。屬留守型蚜蟲。以春、秋危害為重。以新梢和徒長枝上發生較多。被害葉初呈現皺縮不平,葉尖向葉背橫卷,嚴重時葉片皺縮干枯,初夏落葉,新梢被害后,生長不良。

    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同翅目,蚜科害蟲。1年發生10余代,5―6月孤雌繁殖,發生為害最重。屬遷飛型蚜蟲。以春、夏2季發生最重,是當前木瓜生產中危害最嚴重的害蟲。被害嫩芽不能正常展開。被害葉片皺縮,葉緣向背面呈雙條形縱卷。葉片小,有紅斑,增厚,變脆,最后變褐黑色,干枯。嚴重時,被害葉、枝梢全部卷成縱條狀,冬天不落。被害枝條變細,彎曲、節間短,芽不充實,受害嚴重的枝條,翌年枯死。

    3.2 防治技術

    由于蚜蟲繁殖能力強、生育周期短以及容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所以生產上稍有疏忽就會誘發蚜蟲大發生。防治的關鍵時期在早春,防治的原則是宜早不宜遲。一是保護天敵。野木瓜蚜蟲的天敵有瓢蟲、草鈐等數十種,要盡量保護利用。如必須用藥,應選用對天敵影響小的農藥。二是休眠期防治。結合冬春修剪,剪除被害枝梢,及時打掃落葉,清除雜草,集中燒毀。發芽前,用5 °Bé石硫合劑封園,消滅越冬蟲卵。三是生長期防治。藥劑防治仍是蚜蟲防治措施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蚜蟲大發生時,藥劑防治可以迅速降低蚜蟲數量。2月中旬,在野木瓜芽萌動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4月上中旬,結合防治食心蟲,用1.8%阿維菌素乳油6 000倍液,或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40%蚜滅多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3%啶蟲脒1 000倍液、17.5%蚜螨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等農藥交替噴灑,進行防治。每7~10 d噴藥防治1次,連續3次,可有效預防蚜蟲發生。同時,結合初夏摘心工作,人工剪除被害枝梢,集中銷毀。

野木瓜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介紹

    4、桃小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Carph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鱗翅目蛀果蛾科害蟲,俗稱“鉆心蟲”。

    4.1 被害癥狀

    以幼蟲蛀果危害,初孵幼蟲入果,果面有針尖大小蛀入孔,孔外溢出淚珠狀汁液,俗稱“流眼淚”,干后一小片狀蠟質膜。幼蟲先在果皮下潛食,以后隨著蟲齡增大,在果內竄食,蟲道縱橫灣曲,并留有大量蟲糞,呈豆沙餡狀,使果實不能完全食用,失去經濟價值。

    4.2 防治技術

    一是加強地面防治。在越冬代幼蟲出土始期、盛期和1代幼蟲脫果盛期進行地面施藥防治,將越冬幼蟲毒殺于出土過程中,常用藥劑:48%天劍5號(毒死蜱)800倍液、25%辛硫磷微膠囊劑200倍液、50%地亞農乳劑200倍液等。在樹冠下距樹干1 m范圍內的地面細致噴霧,噴至地面濕透。亦可將藥液噴于50 kg細土中,混合均勻,制成毒土,撒于樹下。亦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或3%地亞農顆粒劑105 kg/hm2,均勻撒于樹盤中。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施藥后都應淺鋤,鋤后或蓋土,或覆草,以延長藥劑殘效期,提高殺蟲效果。二是重視樹上防治。當卵果率達0.5%~1.8%時進行樹上噴藥,隔10~15 d噴1次,連續3次。主要藥劑有20%滅掃利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3 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 500~2 000倍液、20%殺鈴脲懸浮劑8 000~10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時要加強聯防,附近果園應同時防治,以鞏固防治效果。三是生物物理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如寄生蜂;黑光燈、糖醋液、性誘劑誘殺成蟲;及時摘除蟲果,減少害蟲基數。結合秋施基肥,把樹盤半徑1 m內的表層土壤及落地蟲果填入施肥坑底部,可以消滅大量越冬幼蟲;4月中旬樹盤覆蓋地膜,用土壓嚴可阻擋羽化的成蟲飛出產卵。

相關閱讀
栽培木耳菜的技術
小麥褐斑病的防治
西瓜大苗的培育要點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