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企業“玩”肥料為何失敗?經銷進口肥難在哪?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1-10 8:55:00 |
要經銷進口肥料,但不愿被綁架,大量積壓庫存,怎么辦?要獨家代理大區域,卻不想被竄貨擾亂市場,有什么招?以自己品牌和最低價格,個性化定制高端進口肥料,有人愿意嗎?今天,我們繼續深入探討進口肥料在中國市場個性化定制商業模式,揭開其受寵之面紗。 同質化競爭之新破局 在中國,究竟有多少家肥料生產企業?至今官方仍未有一個準確的數據,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大大小小的復合肥和特種肥料生產企業,保守估計不下1萬家。然而,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少則二三家肥料企業,多的也極少會超過兩位數。 中國肥料企業過多,則意味其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就如近10多年最流行的高塔復合肥,全國高塔生產線數量不下兩百條,以每條產能平均20萬噸計算,僅高塔肥料產能就達4000萬噸,然而真正開工率估計不足3成。 同樣,氨基酸肥、腐殖酸肥、海藻肥、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等特種肥料,更是多如牛毛,勝不勝數,但產品和技術幾乎大同小異,過剩的市場已出現白熱化或惡性的競爭局面。 無論復合肥還是特種肥,由于進入門檻過低,自身又缺乏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差異化的高品質,也沒有品牌公信力的背書,面對巨大的市場競爭,大多數企業唯有在概念上進行炒作,在營銷上玩弄噱頭,個別甚至走上制假、售假之路。 因此,肥料產品要在同質化市場競爭中突圍,必須尋找突破點與策略:要么低成本策略,相同或類似的產品,品質要更優,價格要更低;要么差異化策略,產品雖然差異化不大,但可以從消費者角度著手,找到細分市場空間,發力切分蛋糕;要么品牌策略,依靠強大的品牌與過硬的品質,不打價格戰,為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經銷商定制進口肥料之破局 一直以來,進口肥料是廣大經銷商的心頭之結,對之既愛又恨:一方面,是這些高端進口肥料的技術與品質,的確是世界肥料行業中的“翹楚”,已被眾多經濟作物區種植戶普遍認可與追逐首選,經銷商在買賣中不可或缺;另一方面,由于品牌過于強勢,壓貨占用資金、利潤壓榨、技術服務缺位等,廠商博弈難以對等,對于處于弱勢、缺乏談判籌碼的經銷商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人這樣總結與比喻廠商的合作關系:上帝或長工。當經銷商渠道占上風的時候或在廠家產品進入市場初期,大多廠家會把經銷商當作上帝,因為此時只有渠道經銷商的滿意,才會有終端市場的斬獲;一旦在廠家品牌占主導市場優勢后,經銷商只能被大多數廠家看作長工,由廠家來控制和主宰經營方式了。這種微妙的角色博弈切換關系,尤其在進口肥料營銷中愈加明顯。 前幾年,由于生物刺激劑和特種肥料市場異常火爆,歐美等國家無數的產品與品牌大量涌進中國市場,在廠商群策合力之下,讓許多產品一夜成名,迅速搶占市場,經銷商和廠家都在市場上獲取了自己所需,名利雙收。 但是,這個“蜜月期”維持不到兩年,卻發生了逆轉:由于近年市場疲軟乏力,需求銳減,部分廠家繼續追求高速增長的步伐并沒停止,導致許多經銷商無法與之同步,此時有了品牌和市場基礎的廠家,很多主動提出與經銷商分手。 為進口肥料作“開荒牛”、“嫁衣裳”后被拋棄的經銷商,這樣的例子舉不枚舉。姑且不說一般的小區域經銷商,缺乏談判籌碼,即便是高大上的優秀國家和省級平臺,在國際大品牌面前,亦要畢恭畢敬。例如,前幾年某省級農資平臺,為搶爭歐洲某特種肥料品牌的代理權,專門設立特種肥料運營部門,以表重視,這在行業中非常罕見。 如今,擺在許多農資經銷商面前的最大問題是,既想代理具有競爭力的進口肥料品牌和產品,但又不想被廠家束縛、綁架,希望自己主導性強一些,操作更靈活一些。 “經銷商與進口肥料企業深度合作,以外企技術、品質和品牌的優勢,通過自己渠道的掌控力和影響力,創建自有品牌體系,不失為一種容易達到廠商平衡互利的商業模式。”有人這樣分析認為。 農藥企業跨界玩肥料之破局 創新、融合、跨界……這些本在互聯網領域涌現的熱詞,8年前同樣進入了農資領域。2010年以來,一輪轉型升級與跨界變革的熱潮在農藥行業中迅速蔓延:農藥企業進軍新型肥料大市場,期待切分中國市場這塊600億元容量的大蛋糕! 這場率先在山東掀起的變革戰,70%以上的農藥企業涉足肥料,尤其農藥龍頭企業,如海利爾、京博、科賽基農、瀚生等知名藥企,或相中誘人蛋糕,或尋求發展瓶頸的突破,均瞄準了市場門檻并不高的新型肥料,紛紛投資上肥料生產線,產品涉及生物有機肥、緩釋肥、配方肥、葉面肥、水溶肥、土壤調理劑等,開始了由傳統農藥向農藥與新型肥料并舉發展的產品轉型之路。 然而,8年過去了,回頭看當初期望在新型肥料中搶分“一杯羹”的農藥企業,有多少實現了自己的營銷目標?又有哪些企業轉型或并舉發展取得成功?除了江蘇龍燈、諾普信、新禾豐等極少幾家在農藥、肥料兩者兼營的相對出色外,其他都是表現遜色。 農藥企業為什么折戟于特種肥料?夢想與現實差距為何如此之大?“特種肥料銷售渠道與農藥基本重疊,互用網絡,共享品牌,農藥與肥料結合相得益彰,而且還為經銷商增加了一項新業務。”當初,基于這種判斷而涉足特種肥料的農藥企業,應該是主流。正是這種想當然的隨意決策,本以為能從農藥的泥潭困惑中拔出,但馬上又陷入新型肥料同質化競爭的尷尬中。 看似進門較低的新型肥料,其實要避開同質化競爭或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研發、銷售、推廣和品牌塑造等配套的門檻并不見低,并不是這些農藥大佬認為有渠道、有資金、有品牌就可以完成的。沒有核心技術、缺乏優質原料、渠道融合不洽、推廣方法不當……這些都是沒有肥料研發技術基礎、不懂肥料市場的農藥企業,節節敗退于新型肥料市場的諸多不利因素。 因此,國內農藥制劑企業跨界玩新型肥料,有一種模式值得借鑒:就如他們過去與國際農化企業牽手合作農藥產品,以授權登記、原藥供應或產品代理模式進行合作,雙方互利共贏。 或許,在現階段,對于缺乏研發經驗和技術優勢的中小農藥企業,這模式不失為一種優先的選擇。 |
相關閱讀 |
各大肥料板塊上市企業相繼披露半年業績報告,化肥行業持續回暖 |
5月份國內傳統肥料市場行情以回落整理為主 |
農業部肥料質量檢測能力有待加強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