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葡萄黑腐病的病狀、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1-28 15:10:00 |
葡萄黑腐病是葡萄種植過程常見的病害之一,屬于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好葡萄的果實、葉片等。葡萄一旦染上黑腐病,便會出現黃葉、爛果等病狀,影響葡萄果實的商品經濟價值,造成經濟損失。那么,葡萄染上黑腐病怎么辦呢?現將葡萄黑腐病的病狀、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葡萄黑腐病的病狀 葡萄黑腐病主要發生在果實、葉片、葉柄和新梢上。果實被害后發病初期產生紫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后,邊緣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發病果軟爛,而后變為干縮僵果,有明顯棱角,不易脫落,病果上生出許多黑色顆粒狀小突起,即病菌的分生把子器或子囊殼。葉片發病時,初期產生紅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近圓形病斑,直徑可達4—7厘米,中央灰白色,外緣褐色,邊緣黑褐色,上面生出許多黑色小突起,排入成環狀。新梢受害處生褐色橢圓形病斑,中央凹陷,其上生有黑色顆粒狀小突起。黑腐病和房枯病,病菌形態上的主要區別——房枯病分生孢子比黑腐病的分生孢子狹而長,子囊孢子比黑腐病的大。 葡萄黑腐病的發生特點 黑腐病是一種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僵果等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病菌孢子,通過風雨傳播進行為害。果實上潛育期為8~10天,葉片上潛育期為20天左右。初侵染發病后病斑上產生的病菌孢子,經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該病在田間可有多次再侵染。果實受害,從落花后到成熟采收期均可發生,但以果實膨大后期至成熟采收期發生較重。果園郁蔽、高溫、多雨、潮濕有利于黑腐病的發生為害。葡萄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美洲葡萄、掌葉葡萄、沙地葡萄較抗病。 葡萄黑腐病的防治方法 1.黑腐病菌可隨苗木遠距離傳播,在引種時應注意檢疫。黑腐病流行地區,盡可能選用抗病品種。 2.清除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做好秋冬季的修剪和清園工作,翻耕果園土壤。 3.發病季節及時摘除并銷毀病果,剪除病枝梢,減少田間再侵染。新建果園要嚴格檢查引進苗木,剔除病株,及時排水修剪,降低園內濕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及時鏟除行問雜草,控制結果量,增強樹勢。果實進人著色期,用半透明紙袋套果穗隔離,有一定防病作用。 4.黑腐病多為零星發生,一般不需單獨藥劑防治,個別往年受害較重的果園,在落花后及果實生長中后期及時噴藥即可,以保護果實、新梢及葉片。果實生長中后期一般10~15天噴藥1次,需連噴2~3 次。 |
![]() |
![]() |
相關閱讀 |
如何防治紅地球葡萄霜霉病 |
蔥麥凈防除蔥蘭麥冬草坪雜草安全高效又省事 |
瓜類霜霉病怎樣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