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跑花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建議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1-28 17:05:00 |
所謂的“跑花”,是指葡萄芽3~5片真葉10厘米長時,正常發育的花穗,在某種條件下,2~3天內停止發育,迅速變黃、萎縮、退化、消失,或者變成卷須,花穗“跑掉”。對于這一“跑花”現象形成的原因、預防及解決辦法,業內也沒有統一的定論,大家莫衷一是,各有自己的見解。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夏黑葡萄“跑花”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建議,供大家參考。 1、原因淺析 1.1 上一年度枝條成熟度欠佳樹體養分積累不夠 上年施肥不合理,造成缺肥、脫肥,樹體太弱,加之霜霉病、白粉病嚴重,造成早期落葉,樹體營養積累不夠。 1.2 帶葉修剪,沒有休眠期 元謀縣地處金沙江流域的干熱河壩地區,地理位置、氣候非常特殊,年平均氣溫在21℃以上,全年幾乎無霜,葡萄全年都在生長,不能自然落葉,無休眠期。每年秋季都是帶葉修剪,枝條養分無法回流到根部,造成來年樹體養分不足,花芽分化“無力”。 1.3 樹體營養缺失 礦質營養對花的形成很重要,特別氮肥影響甚大,氮肥是葡萄所需的蛋白質,如缺失,就會造成花芽分化緩慢,甚至停滯。 1.4 溫度和濕度 大棚中葡萄芽萌動后,放風不合理。忽冷忽熱、溫差太大,棚過干過濕,不合理的溫、濕度,易造成閃苗,新芽黃化不旺及花穗退化或消失。 1.5 棚體設計有問題 鋼架大棚設計、建造不合理,通風降溫性能差。溫度過高,新年長勢過快。易造成營養生長代替了生殖生長,枝條徒長造成新芽的花穗逐漸退化及消失。 1.6 地膜覆蓋過早 地膜覆蓋不適時,覆蓋過早,阻斷了地表濕氣水分的散發,造成棚內小氣候的迅速改變。濕度不夠,過于干燥,直接影響了花穗的正常發育。我所基地1號地2016年1月7號棚內鋪膜,1月9日發現花穗開始退化,消失,1月10日將地膜揭掉后,“跑花”逐漸終止,從今年的覆、揭地膜看,地膜覆蓋不宜過早,建議覆蓋時間在花穗分離初期。 1.7 破眠不宜過早 為了提早上市,以往幾年,大多園子11月初開始破眠(有的基地甚至10月初開始破眠),12月初發芽,此時正趕上元謀一年中的低溫期,枝條發芽,根系不動,造成“上動下不動”,根系供養不足(供養脫節),加快了花芽“跑的”腳步。 2、問題解決的方法與建議 2.1 增強樹體管理 適時摘心,平衡施肥,多施有機肥,加強植保措施,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特別要有效預防霜霉病、白粉病的發生,避免早期落葉造成的養分回流受阻,樹體虧空。 2.2 強制休眠、以利枝條養分回流 強制休眠有好多種方法,有人認為“摘葉子”,可休眠,筆者認為不可取,不宜摘葉。因為摘葉后,如果遇雨,加之元謀溫度高,枝條很快就會抽芽,起不到休眠的作用,還消耗了樹體養分,不利花芽分化。我所試驗基地2號地,主要采取“葡萄帶葉休眠法”,并從9月初開始嚴格控水。即11月10日開始白天蓋草簾子和黑色遮陽網,阻止氣溫升高;晚上揭開草簾子并打開通風口降溫;使棚內溫度逐步下降,當棚內溫度穩定在葡萄休眠適溫后,草簾子不再揭開,時間持續到12月10日,11日開始修剪,30天的休眠期結束15日涂破眠劑,并逐步升溫。試驗效果非常理想,未出現“跑花”現象。 2.3 前期增加氮肥的使用量。后期偏重磷鉀肥 特別是在果實膨大初期又是花芽的分化期,果實膨大、花芽分化都需要氮肥,必須加大氮肥的使用量,增加樹體的蛋白質存量。在元謀葡萄根系在11月份活動量最大,此時在修剪前每畝可追施尿素20千克,以利養分貯藏。當全園10%的芽苞開始展葉時,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磷酸一氨、硝酸鉀各5千克,保證花芽分化所需養分。 2.4 加強棚內溫濕度的調節 棚內最佳溫度為28~32℃,濕度要根據天氣的干熱情況,適時噴水,前期棚內必須保證高溫高濕,發芽才能整齊,花穗才能不退化;發芽后枝條長到20厘米長時要控制濕度,不然病害易發生,枝條易徒長。 2.5 建造大棚。必須留好通風口 不留出風口,靠邊膜放風降溫,一旦遇到西南干熱風吹進棚內,加之濕度不夠,幼芽就會變黃,花穗就會“跑掉”;溫度過高,枝條易徒長,也會“跑花”。因此棚體設計一定要規范,留好通風口,及時通風降溫。 2.6 棚內地膜覆蓋不能過早 否則,地膜阻斷了地表濕氣水分的正常散發,棚內小氣候迅速改變,濕度不夠,過于干燥,直接影響了花穗的正常發育。我所基地1號地2016年1月7號棚內鋪膜,1月9日發現花穗開始退化,消失,1月10日將地膜揭掉后,“跑花”逐漸終止。 2.7 適時破眠,樹上樹下一齊“動” 筆者認為,最佳的破眠(涂抹單氰胺的)時間,應在12月中旬最好。因為單氰胺涂抹后要在30天左右發芽,也就是1月中旬發芽。1月20日為陰歷的“大寒”,也是元謀最冷的時節,“大寒”過后,地溫迅速回升,葡萄根系開始活動,以利葡萄正常生長。 |
相關閱讀 |
應對玉米假黑粉病需掌握的方法要點 |
治療柿子灰霉病的方法有哪些 |
麥蜘蛛的防治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