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雙氟唑草酮、甲基二磺隆及其混配藥劑的效果和安全性怎樣?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2-12 9:47:00 |
麥田雜草抗性問題依然很嚴重;惡性雜草不斷繁衍,面積逐年擴大;除草劑藥量不斷加大,配方一再更換。一方面闊葉雜草“播娘蒿、薺菜”抗性增強,已是不爭事實,“豬殃殃”也似有產生抗性趨勢,苯·芐配方越用越少,“雙氟磺草胺”近兩年用量逐年加大,成為各類復配劑的好搭檔,“唑草酮”煥發無限生機,以速致勝。“雙氟磺草胺+唑草酮”配方受到歡迎,既能防治惡性雜草豬殃殃、抗性播娘蒿、薺菜,又耐低溫,且殺草速度快! 但世無萬能藥,該配方只是對當下這些對癥的惡性雜草防效較好,所以實際運用中需根據草相施藥,并不斷觀察抗性指數,便于及時調整配方;另一方面禾本科雜草“節節麥”面積逐年加大,令人頭疼的是該草暫時無藥可根治,唯一有效的“甲基二磺隆”卻極易產生藥害。 這兩年多數農戶田塊闊葉科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混合發生,單雙全除的混配藥劑市場潛力很大,那么問題就來了,是否所有防治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和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都能混用?藥劑間是相加或增效,或發生拮抗反應,對作物是否安全?筆者也觀察了很多實驗,現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雙氟磺草胺+唑草酮的效果 “苯磺隆”是防治麥田闊葉雜草最早的除草劑之一,經過幾十年的應用,對豬殃殃、播娘蒿、薺菜防效下降,特別是對產生抗性的播娘蒿、薺菜藥量即使增加至原先十倍亦無防效,市場份額越來越少,目前“雙氟磺草胺”可有效防除豬殃殃、薺菜,并能有效抑制播娘蒿,“唑草酮”對產生抗性的播娘蒿、薺菜有一定防效,死草速度快,但容易反彈。而兩者混配大大降低雜草的復發幾率,擴大殺草譜。 試驗田看出“10%唑草酮WP12g+5%的雙氟磺草胺SC10g/畝”可以有效防除田間雜草,對小麥安全。可觀性強,前期觀察,藥后3-5天播娘蒿表現受害癥狀,防效能達到95%以上,除了個別大株型播娘蒿出現復發反彈現象(故施藥時期很重要,推薦在雜草3-5葉期進行防治)。 甲基二磺隆對節節麥防效及對小麥藥害癥狀 近兩年各地區“節節麥”發生量很大,苗期與小麥很難區分(節節麥葉鞘緊抱莖,邊緣具纖毛,葉片邊緣具有長纖毛,葉舌薄膜質,葉片、鞘口邊緣有長纖毛,莖基部淡紅色。如下圖),節節麥與麥苗爭光爭肥,嚴重影響小麥生長,造成產量下降,收獲時籽粒混在麥子中,影響品質,如用來制種,來年將生長出更多節節麥,農民苦不堪言! 但目前對節節麥有防效的“甲基二磺隆”在使用不當時(低溫天氣、積水、高劑量、重噴等情況下)極易產生藥害。 小麥藥害癥狀:新葉扭曲、葉片黃化(小麥前期可能出現臨時性黃化或矮化現象,正常使用條件下反青起身后黃化現象自然消失。如果小麥受害較重,甚至出現死苗現象)、植株矮縮。 如果小麥發生甲基二磺隆藥害,要及時處理,噴霧葉面肥或調節劑,噴霧時可加大兌水量,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小麥受藥害癥狀。冬小麥品種的耐藥性大于春小麥品種,絕大多數粉質(軟質或弱筋)型品種的耐藥性強于角質(半硬質或半強筋)等部分硬質型品種,且沙土地苗情差的地方藥害相對嚴重。 “甲基二磺隆”對“節節麥”有良好防效,如果能克服它的藥害問題,“甲基二磺隆”會是個很優秀的除草劑,市場占有量會更大。之前很多農戶田塊都曾經發生過甲基二磺隆藥害,但隨著節節麥的增加,大家無計可施,所以近兩年甲基二磺隆使用量增加。 其實低劑量下的甲基二磺隆還是相對安全的,用藥前先觀察一周內的天氣狀況再合理施藥就可以避免藥害發生,但在實際推廣中經銷商未能對農戶進行逐一叮囑,而農民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根據習慣,本著“能多噴就多噴以免效果不好”的心態,由此加大了藥害的發生幾率。“甲基二磺隆”年后用藥基本上打不死節節麥(注:年后節節麥草齡大,分枝多,耐藥性強),但會抑制節節麥生長,小麥拔節抽穗后將其擋在下面,不再生長,降低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不同劑量下甲基二磺隆藥害情況 試驗田中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的用量分別為20ml、30ml、40ml/畝,可以看出40ml/畝的甲基二磺隆很容易出現藥害,20ml和30ml/畝相對安全些。使用甲基二磺隆的地塊,麥家公得到了一定控制,由此可見甲基二磺隆對麥家公有一定抑制作用,漏噴的麥家公已經開花,無藥可以防治。 不同除草劑混配的效果及安全性 甲基二磺隆混配唑草酮,可達到禾闊雙除的效果。其中甲基二磺隆用量為20ml/畝時防效較差,用量為30ml/畝時防效較好。但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推薦混配使用,使用不當,很容易產生藥害。 甲基二磺隆不能有效防除常見的野燕麥,目前對野燕麥防效較好的除草劑是炔草酯,對于節節麥和野燕麥混發的地塊很是難防,因能防除節節麥(用甲基二磺隆)和野燕麥(用炔草酯)的藥劑混配后是減效的,從試驗田中也可以明顯看出兩者混用后對節節麥和野燕麥的防效變差,所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推薦兩者混配。 另外,禾闊除草劑混用時不推薦唑草酮和精噁唑禾草靈混配,極易發生藥害,造成麥尖發黃,葉片上產生小黃點,雖然減產不嚴重,但影響品質,賣相不好。但唑草酮與炔草酯混配藥害較輕(藥害癥狀:新葉發黃),可以混配,但要注意各自用量,避免重噴現象。 除草很重要,保護麥苗更重要。要想全面掌握雜草的科學使用技術,一定要先了解小麥品種、天氣狀況、使用劑量、使用技術(切勿重噴和漏噴,觀察草情草相施藥,認準施藥時期),了解各種藥劑混配間的效果,發生藥害及時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安全除草,合理施藥。 |
![]() |
![]() |
相關閱讀 |
新型小麥用生物農藥已成功研制 |
廣東省湛江抽查發現2款有機肥料不合格 |
異丙威原藥產量分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