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能源市場的熱點是天然氣,化肥市場的熱點是限氣導致幾乎所有氣頭的化肥企業因原料不足,化肥、液氨價格大漲,據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代表產品當屬尿素、液氨。除了內蒙部分廠家外,就是西南地區了,提及至此,眾所周知,西南地區尿素廠家可謂是幾乎全軍覆沒,液氨同樣如此,貨源難求,千金難買,主流收貨價格已迫近4000元/噸。

從西南市場上了解到川渝地區僅1家尿素企業在出貨,不過產量極少,出廠報價達到1980元/噸左右,供給工業復合肥廠的周比漲幅約100元/噸至1900元/噸左右,云貴地區尿素企業全部停車,當地的尿素批發價格也在2100-2200元/噸左右,且市場上基本無現貨可供應。雖說廠家停車、價格上漲,表面看上去很是繁榮,一天一個價,超出了業內人士的預料,不過一定要相信利益與風險同在,畢竟不能忽略下游市場的感受;國內尿素行情漲勢瘋狂,在一次次預期抄底算盤失利后,更是加重了農業方面的觀望氣氛,需求的疲軟,導致大農資經銷商分期儲,中小經銷商不敢輕易儲,且還有一些貿易商為賺取可觀的利潤,更愿用功能型尿素代替普通尿素;工業方面經銷商大多還是比較理智,先把前期預定的貨源銷售完畢,再進行新貨儲備,而且復合肥企業同樣受天然氣緊缺影響,加之環保嚴格檢查依舊是常態,復合肥企業的開工率低位徘徊,原料價高,復合肥原料儲備進度難以跟進。
再看液氨,川渝市場上僅三四家中小企業在生產,量小不能滿足自身下游產品的需求,當地液氨出廠報價也已漲到3600-3700元/噸左右,還有部分需求量尚需從外地采購,而周邊市場上液氨貨源又極度緊張,如云南地區個別煤頭企業尿素未復產,廠家趁此良機,主力放在液氨市場,出廠報價也漲到了3400-3500元/噸左右,下游收氨價格在3800元/噸左右,貴州地區僅一家液氨企業在運轉,當地收氨入庫價格達到3800元/噸甚至更高,整體看西南市場的液氨入庫價格直破4000元/噸大關(據了解個別廠家收氨價格已達4000元/噸),且照此行情繼續下去的話,再漲不是沒有可能。
考慮到西南氣頭尿素企業基本停產、磷肥企業的整體開工率不高、小氮肥企業開工率也在走低的情況,而尚在生產的液氨廠家表示近期有停檢的打算,可見西南液氨市場必定又將陷入糾結的狀態;液氨缺口較大,但因液氨受運輸受限,輻射半徑基本在250-300公里左右,受運距遠、運費高的限制,西南廠家應不會考慮從除周邊及華中以外更遠的地方進貨;所以說若非有“橫空出世”的調控政策的話,看待西南液氨市場仍需非正常思路,價格還傾向于繼續推漲為主。
但小編認為,液氨價格的繼續暴漲,并不說明就是完全的好事,下游應不會一直無動于衷,磷酸一銨價高,但局部已有回調,二銨高價穩定,但受前期低價貨源陸續到貨的沖擊,新單較有限,復合肥企業等因各種原料的不足,生產受限,廠家生產成本增加,可能會主動采取措施,如停車以抑制液氨價格漲至過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