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為害癥狀、發病規律、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8-1-12 16:12:00 |
水稻葉鞘腐敗病是一種嚴重威脅水稻生產的病害,能夠造成水稻產量的下降。一般流行年份減產10%~20%,嚴重的可高達50%以上。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為害癥狀、發病規律、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一、為害癥狀 水稻葉鞘腐敗病在水稻孕穗期于劍葉葉鞘上發生。劍葉葉鞘初現暗褐色小斑,邊緣較模糊,多個病斑可聯合成云紋狀斑塊,有時病斑外圍顯現黃褐色暈圈。嚴重時,病斑擴大到葉鞘大部分,包在鞘內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為“死胎”枯孕穗;稍輕的則呈“包頸”半抽穗。潮濕時斑面上呈現薄層粉霉,剝開劍葉葉鞘,則見其內長有菌絲體及粉霉,均為本病病征。本病癥狀易同紋枯病混淆,但紋枯病病斑邊緣清晰,且病部不限于劍葉葉鞘,病征主要為菌絲體糾結形成的饅頭狀菌核。 二、病原菌 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頂柱霉屬(Acrocylindrium oryzae Saw.),20世紀70年代中期,有人根據本病菌分孢梗特點,改稱為帚梗柱孢屬(Sarocladium oryzae)。分生孢子梗輪狀分枝1~2次,每次3~4根,主軸和分枝均呈長圓柱狀,無色;分生孢子短圓柱形或橢圓形,單胞,無色。病菌發育適溫為30℃左右,孢子發芽適溫為23~26℃。病菌在病組織內可存活200多天(室外)至1年(室內)。除侵染水稻外,還能侵染稗草和野生稻等。 三、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種子和病草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染與再侵染接種體,借氣流或小昆蟲、螨類等傳播,從寄主傷口侵入致病。病害的發生流行與天氣、肥水管理、蟲害以及品種等有密切關系。孕穗期降雨多或霧大露重的天氣有利發病;晚稻孕穗至始穗期遇寒露風致稻株抽穗力減弱的,則更易受害;穗肥施氮過多、過遲致植株貪青的易受害;小昆蟲及螨類多的田塊易發病;雜交稻特別是雜交稻制種田(需剪葉調節花期),比常規稻易發病;一般抽穗不易離頸(包穗)的品種皆易發病。 四、發生特點 1、不同品種發病程度存在差異:目前種植水稻品種有:空育131、墾鑒稻6、墾稻12、墾鑒稻13。經過我們田間調查,空育131發病重于其它品種,其次是墾鑒稻6,墾稻12和墾鑒稻13發病輕。 2、同一品種不同施肥最發病存在差異:以空育131為主進行了調查表明:生育期間畝施肥量在30kg,發病株率在50%以上;施肥量28kg,發病株率在30~35%之間;施肥量在24~26kg,發病株率10%左右。還發現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葉鞘腐敗病有加重的趨勢。 3、不同水層管理發病存在差異:水層深而且是長期保持深水的稻田發病重;井水增溫、水溫較高的稻田發病輕;采用科學灌溉淺、濕、干交替的稻田發病輕。 4、水稻葉鞘腐敗病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07年在水稻插秧后到了返青分蘗期在田間發現了此病,表現為:植株底部葉鞘黑褐色,嚴重時葉片下垂,水稻的分蘗受到了影響。苗期發病的地塊到了抽穗前后仍有此病發生。水稻抽穗期如遇多雨、多霧、空氣潮濕度大的條件該病發生較重。水稻劍葉葉鞘變褐,導致稻穗也變褐,嚴重的不能正常灌漿,造成空秕粒。 五、主要防治技術 (一)農業防治 1、選育抗病良種。由于品種之間存在抗病的差異,加強品種的篩選,選擇省及有關部門審定推廣適合本地區栽培品質優良的品種,并做到良種良法相結合,生產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水稻。選擇稻穗抽出度較好的品種可以減輕發病。 2、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或遲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每公頃純氮最多不超過150kg,每公頃純磷不低于50kg,每公頃純鉀不低于50kg。使水稻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3、科學灌溉。前期實行淺水灌溉;分蘗未期采取排水曬田控蘗、根部透氧促進根系生長,曬田后實行淺、濕、干科學灌溉,同時加強井水增溫給水稻后期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二)藥劑防治 1、浸種處理可供選擇的藥劑有:①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種48小時,撈出洗凈,催芽、播種。②用40%禾枯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浸種24小時,撈出洗凈,催芽、播種。 2、本田噴霧防治可供選擇的藥劑有:①每667m2用40%多菌靈膠懸劑75毫升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克,加水50~75升,在水稻孕穗期至齊穗期噴霧1~2次。②每667m2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加水50~60升,在水稻孕穗期至齊穗期噴霧1~2次。③每667m2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克或40%異稻瘟凈乳油50毫升,加水50升,于孕穗期至齊穗期噴霧1~2次。④每667m2用40%滅病威膠懸劑200克,加水60升,在病害初發期噴霧防治。⑤每667m2用40%禾枯靈可濕性粉劑75~100克,加水50~75升,在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期均勻噴霧。也可以每667m2用25%施保克50ml。 |
相關閱讀 |
怎樣應對黃瓜靶斑病 |
補種秋綠豆注意事項 |
栽培白靈菇的關鍵技術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