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已經過半,國內尿素行情在磕磕絆絆中摸索著新的漲跌之路。隨著利空頻現,利好消耗,市場新一輪價格“博弈戰”再度上演。近期,惡劣天氣以及來自政策面的若干傳言確實給下游心態造成一定影響,導致業內對高價尿素的認可度明顯下降。下游的持幣觀望加劇尿素企業庫存壓力,上周(1月10日)便有部分工廠開啟暗降模式,直至月中旬,降價促銷更為普遍,出廠價跌幅50~100元/噸,主產區報價靠攏1900元/噸,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新單成交甚至已妥協1880元/噸。事實上,無論是受累于雨雪天氣,還是政策調控給力,尿素近期價格調整帶給了市場更多思考,后市行情已不單單是一句“供求緊張”便能支撐持續上漲的局面。然而,還是那句話,風險與機會共存,新的操作思路或隨之出現。

元月上旬,反彈趨勢正旺的尿素行情被連續兩輪大范圍雨雪天氣所打壓。受其影響,包括山東、河南、陜西、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在內的尿素市場明顯走弱,汽運停滯直接導致工廠新單銷售倍感壓力。同時,雨雪天氣禁運危險品,部分尿素企業存在“降氨提尿”,也就是說,之前直銷液氨的工廠再度提高了自身的尿素產量。相應的結果便是液氨貨緊價揚以及尿素暗降促銷。無奈的是,尿素暗降并不能滿足下游廠商的博弈胃口,進入中旬的國內主產區尿素出廠報價迅速調整到1900元/噸的水平。即便如此,多數貿易商卻一改之前1900元/噸抄底說辭,繼續持幣觀望。不過,從未來全國天氣預報看,惡劣天氣暫時遠去,隨著近期液氨價格抬頭,尿素企業或繼續調產,尿素則再獲開工率下調的利好支撐,進而引發供求趨緊的促漲動力。
客觀來看,隨著春節臨近,下游膠板行業普遍存在放假以及受環保限產的情況,原料需求減少;復合肥廠銷售不佳,儲備原料積極性不高。農業需求方面,放棄1900元/噸抄底的經銷商再度將預期調整為1850元/噸,但“買漲不買跌”的慣性思路確也難測。至于尿素出口方面,除了被高報卻又無人問津的離岸價在虛張聲勢外,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更有部分貿易商已著手尿素進口業務,無奈地將出口需求變成了進口供應。但從增值稅、關稅等附加費用上考慮,尿素進口問題暫不必過分擔心。
從2017年四季度至今,對尿素生產層面最直接的政策干預便是調控煤價、全國范圍限氣。而隨著12月下旬國內主產區尿素價格飆升至2100元/噸以后,對尿素的“抑價政策”快速推出。12月27日,發改委經貿司召開化肥生產用煤產需對接會,“抑價”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從12月底至元旦放假期間,國內尿素價格普降,個別企業降幅超100元/噸。政策總是“常伴”尿素左右,隨著煤炭與尿素從供需兩端進行對接限氣政策也見松動。繼元旦前后云天化復產,四川玖源等氣頭尿素企業也有元月下旬復產的傳言。照此來看,政策干預仍為后市不確定因素。
綜上所述,工廠的妥協吸單與貿易商的持幣上觀形成僵持局面,業內將新的補倉抄底的心理價位下調至1850元/噸。然而隨著山西部分煤價上調80元/噸,以及液氨價格對尿素開工率的影響,尿素企業并不是沒有筑底機會。更主要的是,春節的臨近或將刺激基層經銷商備肥。常言道“手中有肥,心中不慌”,下一輪抄底腳步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