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化肥價格連漲三個月,2018年肥價還要漲多久?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8-1-17 10:12:00
    

    對于農資市場來說,進入冬季便意味著進入肥料銷售淡季,價格一般不會出現大幅波動。然而這個冬天的化肥行情卻一反常態,自去年10月份到現在,肥料價格已實現連續三個月上漲,唯一的不同只是漲幅。有機構預測,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2018年,化肥價格還將延續上漲態勢。

化肥價格連漲三個月,2018年肥價還要漲多久?

    多個化肥單品價格漲幅超20%,引發央視關注

    化肥價格如此迅猛的漲勢,不但成為農資界最熱的話題,還引起了央視財經頻道的關注。據報道,自2017年10月至今三個月時間,尿素的出廠價格從1500元/噸漲至1900元/噸左右,漲幅超過27%;磷肥出廠價格從1900元/噸左右漲至2400元/噸,漲幅達到26%;鉀肥出廠價格從1800元/噸左右漲至2000元/噸,漲幅約為11%;復合肥出廠價格從2100元/噸上漲到2300元/噸,漲幅接近10%。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生產成本增加而導致的肥料價格上漲,中下游經銷商不得不接受并普遍縮小冬儲的儲貨量,多數經銷商的冬儲量不及往年半數。而農戶對于漲價并不買賬,除非當下必須使用的農資,絕大部分農戶放慢了本該儲備春肥的腳步,對農資價格持觀望態度。

    不少企業反饋,肥價連漲三個月,是被成本、政策和運輸等倒逼所致。成本方面,原材料成本提高不少,液體硫磺價格漲幅達30%;川渝等地的液氨高位運行;受北方供暖等因素影響,無煙煤市場需求強勁,價格一路走高;北方煤改氣導致天然氣價格暴漲……上游原材料的強勢上漲,帶動了氮磷鉀肥以及復合肥價格的上揚。

    政策的影響也造成了企業環保投入的增加,自2018年1月1日始,環境稅正式施行,環保施壓,倒逼化肥企業進行設備升級改造,增加了成本費用。

    與環境稅同期的調整還有肥料的鐵路運價可上浮15%,肥料運輸價格持續上漲;再加上2016年4月份電價優惠全部取消,自此化肥生產使用高價電。各類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肥料生產和銷售成本的雙增、下游需求低迷無法提振價格可能是肥料企業需面臨的長期難題。

    兩個月內發改委兩次介入,發文維護肥市價格平穩

    連續三個月的肥料漲價,再次引起多個政府部門的關注。1月15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12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重點企業等采取措施抓緊做好一系列穩定肥價的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化肥生產工作,加強組織協調,切實保障化肥生產所需原料供應,努力提高企業開工率。天然氣和煤炭生產企業要在保障民生用氣用煤的前提下,認真履行已經簽訂的供氣供煤合同,在供暖季后期加大力度保障化肥生產用天然氣、煤炭供應和價格穩定。各電網企業要全力保證化肥生產企業的用電需要。允許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化肥、煤炭生產企業正常開工生產,切實提高化肥生產供應量。

    通知還要求,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在春耕備肥期間優先支持化肥及其生產原料運輸,重點保障山西、新疆、內蒙古等氮肥主產地,西南磷肥主產地以及青海、新疆等鉀肥主產地運輸需要。各金融機構要加強對化肥生產流通企業的信貸支持,提高審貸效率,改善金融服務。

    同時,為進一步發揮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的調節作用,國家將追加安排550萬噸化肥淡儲任務(2年有效)。在化肥生產供應量增加、價格穩中有降時,中標承儲企業要按要求及時有序入儲,并提前將淡儲化肥調運到基層銷區儲備庫點。

    規范生產經營秩序是保證肥價穩定的重要手段,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認真開展農資價格監督檢查,重點查處價格壟斷、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虛標含量、偷換養分等手段制售假冒偽劣化肥等違法行為及其他坑農害農行為。

    通知還呼吁各政府部門,通過指導農民科學用肥、加強市場監測預警等方式引導和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這不是發改委第一次“出手”了!

    就在2017年11月底,發改委就漲價問題下發《化肥行業價格法律政策提醒告誡》,當中指出,經營者應當遵守價格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規定,主動維護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維護正常的價格秩序;經營者可行使自主定價權,但應當以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為原則,根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依法行使自主定價權;經營者銷售化肥應當實行明碼標價,公開標示商品價格等有關情況。標價內容要真實明確,價格變動時應當及時調整。

    告誡特別強調,禁止價格違法行為,內容如下:

    (一)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二)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

    (四)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進行交易;

    (五)不得對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七)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不得達成實施橫向壟斷協議,比如聯合限產保價,或者通過會議、通信、口頭溝通等方式討論價格、產量、銷量、客戶等敏感信息,排除限制競爭;

    (八)不得達成實施縱向壟斷協議,如固定交易相對人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交易相對人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

    (九)在相關市場具有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十)不得實施其他價格違法行為。

    告誡還呼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不得組織經營者實施價格違法行為,應當引導本行業經營者依法競爭,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價格秩序。行業協會要主動通過各個渠道宣傳國家法律政策。

    2018年肥價走勢如何,何時回落?

    突然冒出的煤改氣政策,讓氣頭尿素企業乃至整個肥料行業措手不及。在此背景下,氣頭生產企業停車或者降低開工負荷,目前氣頭企業的開工率僅維持在30%。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市場尿素整體庫存量偏低,工廠零庫存,今年春季一定會出現供應短缺的問題,屆時尿素價格還將繼續走高。

    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劍告訴記者,發改委兩次發文,旨在穩定肥料價格,將會影響后市原料供應、運輸、儲備、價格監督和監測預警等多個環節。但肥料價格是由市場所決定,居高不下的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成本,以及環保成本,最終會導致肥價持續走高。

    由于天然氣緊張造成了合成氨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再加上臨近年底,多數磷礦山開采率低,在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造成了尿素、二銨、復合肥價格的大幅度上漲。

    從化肥的整體情況來看,天然氣及磷礦石供應緩解最早要到今年三月份以后,因此受大氣污染治理及氣荒造成的天然氣及磷礦石、合成氨等原材料短缺,短期內難以改善,生產成本仍有推高可能,不排除部分企業在高成本壓力下停車的可能,局部地區化肥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2018年肥價走勢如何?廣東瑞豐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梁天文認為,由于原材料的供應緊缺,北方寒冬導致的運輸困難等問題預計持續到今年3-4月份,因此國內復合肥價格將持續高位。5月份后,由于北方供暖逐漸停止,天然氣等價格回歸正常,運輸緊張情況將緩解,復合肥價格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具體回落幅度不定。

相關閱讀
2017年化肥出口量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減緩
上周末尿素行情走低 高端報價回調明顯
夏季市場已初顯鋒芒,復合肥行情春暖花開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