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肥料價格出現大幅提升,基層經銷商囤貨積極性不高 |
來源:農資市場播報 2018-1-19 9:04:00 |
1月中旬,國內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農業活動不多,二銨市場已提前進入假期模式,新單成交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企業預收訂單緩慢執行,各地市場到貨量低位維持。受訪經銷商認為,當前國內磷肥價格上漲速度過快,其它品類肥料也在同期出現大幅提升,對于種植業十分不友好。過高的投入成本和相對較低的產出價值矛盾尖銳,基層經銷商判斷此時的高價在春季市場將難以保持,囤貨積極性不高。 宏觀調控緩解供需矛盾 臨近年關,磷肥市場持續堅挺,但總體流動性較低,上周全國磷銨交易總量在19萬噸左右。黑龍江地區64%二銨到站價從去年10月初的2600元/噸左右上漲到現在的3000元/噸以上,經銷商對此普遍難以接受。在肥料市場上,短期速漲的結局往往是更為迅速的下跌。回望幾年前肥料價格過山車式的起落弧線,市場的選擇是理智觀望,等待消費市場和宏觀政策的信息。 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到的6點中,能左右市場價格的有關鍵3點,一是全力保障化肥生產,二是加強運輸和信貸支持,三是做好淡季儲備調控。第三點中提出的國家將追加安排550萬噸化肥淡儲任務即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要實現全面小康,要農民穩收增收,要肥料漲價停一停腳步。 《通知》要求中標承儲企業及時有序入儲,并提前將淡儲化肥調運到基層銷區儲備庫點。儲備期結束、春耕用肥旺季到來后,要及時動銷,滿足春耕期間農民集中用肥需求。國家以實際行動大力保障化肥供應,可以預見在春耕期間,國內農用化肥總體供應不會過于緊張,在此基礎上,非承儲單位手中的高價肥料盈利預期并不樂觀。 產出不足支撐短期價格 受到原料價格和氣候影響,近期國內液氨、磷礦石供應不足,價格上揚較大,企業在產量不足的同時也在承受著成本的上揚,雖市場需求力度稍有下降,但工廠迫于成本壓力,報價多在高位運行。同時從去年二銨整體走勢中不難發現,只有減少產量的供應,才能使二銨價位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之上。有消息稱,個別工廠二銨部分產能已轉產至其它產品來緩解壓力,今年二銨的設計產能已開始縮減,后期供應量或將捉襟見肘,兩項相加導致二銨供應偏緊。 雖現階段磷肥企業多執行買斷報價,但在去年收款時也收取了一定數量的預收款項,截至目前尚未完全結算,個別業內人事表示雖當前高端價位成交數量較少,但從近期二銨成交價可以看出,成交價逐漸上揚,加之近期市場缺貨現象較為嚴重,部分企業暫停接單,優先供應前期所欠訂單,這也在給企業后期的二銨結算價提供了一定的優勢。 隨著以上因素的拉動,二銨的報價始終不見松動,即便后期無實際成交,其報價仍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但也因此給經銷商帶來更大風險,市場上的觀望氛圍也愈發濃烈。 農資價格的根本在于農業 黑龍江富錦市經銷商曹如生告訴記者,從去年9月底開始,肥料價格“一漲無前”,經銷商在感嘆肥料價格上漲之快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其中的不合理。“今時今日,本地尿素到站價格提漲到2200元/噸,二銨達到3000元/噸以上,誰敢儲備?誰來買單?”老農資結合多年的市場經驗認為,這樣的上漲對于生產企業是形勢所限,對下游市場而言是難以為繼。 “冬天大豆價格比秋收的時候還低,水稻和玉米價格比較可觀,但是種植面積不大,多數農民沒有得到實惠。農民口袋空,農資價格漲,不用到春季我們就能判斷,這樣的農資好賣不了。”據曹如生介紹,從去年10月份開始,本地農資倉庫就罕有大規模收儲動作,更貼近農民的基層經銷商顯然對此時“喊出來”的高價并不看好。 如果說原料成本決定著農資價格的下限,那么農民的采購能力就是決定農資價格上限的天花板。當化肥一步一步走向價格高峰的同時,農產品的價格卻是四平八穩,部分品類甚至穩中有降。化肥,漲給誰看? 在這個訂單成交有限的冬天,有的人閉著眼喊:漲!漲!漲!有的人把著門沿,望!望!望!更有的人低頭嘆息:涼!涼!涼!氣溫回升,寒冷預警解除,明媚一如往昔的日子里,國家增加淡儲的消息能不能推醒那些裝睡的人:收了神通,停一停這場嚇壞經銷商和農民的漲價風? |
![]() |
![]() |
相關閱讀 |
青島滸苔肥料產品在海外備受青睞 |
硫酸銨:下行之路開啟 |
近期氯化銨成交不高下游需求有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